健康食譜

雞肉燉山藥

雞肉燉山藥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是不怎麼熟悉的,在大家平常的飲食中也是基本上吃不到的。吃不到雞肉燉山藥這道菜,並不是說雞肉燉山藥很少見,其實雞肉燉山藥還是屬於比較常見的一種菜肴的,但是一般人卻是不會做來吃的,這和大多數人的生活習慣應該是有一定的關係的。所以,對於雞肉燉山藥的做法,知道的人也自然是很少的。

雞肉燉山藥,顧名思義,就是把雞肉和山藥一起燉著吃,但是山藥和一般的食物不一樣,山藥煮著吃是非常容易煮爛掉的,所以在做雞肉燉山藥的時候,就一定要注意好先後的順序問題以及做的時間的長短。那麼,下面就來說說雞肉燉山藥的詳細做法。

材料:農家雞1只(土雞),山藥1根,枸杞1小把,蔥,薑,料酒,鹽

做法

1、雞宰殺後,清理乾淨腹腔,剁成小塊,蔥薑洗淨,薑切片,蔥打成蔥結。2、切好的雞塊放入鍋中,加入足量冷水,燒開。3、撇去浮沫。4、加入一湯匙料酒。5、放入薑片蔥結。6、煮開後轉小火,加蓋,慢燉大約30分鐘。因為我用的是鑄鐵鍋,燉湯比一般鍋子要省時,所以用砂鍋或者其他鍋子燉湯,要延長燉的時間。7、山藥去皮切成小塊,加入鍋中,繼續加蓋燉10分鐘。

8、枸杞用清水沖洗下,開蓋加入,繼續加蓋燉10分鐘。9、最後開蓋加鹽調味即可。

山藥冬季莖葉枯萎後採挖,切去根頭,洗淨,除去外皮及鬚根,用硫黃熏後,乾燥;也有選擇肥大順直的乾燥山藥,置清水中,浸至無干心,悶透,用硫黃熏後,切齊兩端,用木板搓成圓柱狀,曬乾,打光,習稱“光山藥”。

有滋養強壯,助消化,斂虛汗,止瀉之功效,主治脾虛腹瀉、肺虛咳嗽、糖尿病消渴、小便短頻、道精、婦女帶下及消化不良的慢性腸炎。山藥在食品業和加工業上 大有發展前途。

雞肉放入營養價值如下:

雞肉的蛋白質的品質較高,脂肪含量較低。此外,雞肉蛋白質中富含全部必需氨基酸,其含量與蛋、乳中的氨基酸譜式極為相似,因此為優質的蛋白質來源。

雞肉的蛋白質含量根據部位、帶皮和不帶皮是有差別的,從高到低的大致排列順序為去皮的雞肉、胸脯肉、大腿肉。去皮雞肉和其他肉類相比較,具有低熱量的特點。但是,皮部分存在大量的脂類物質,所以絕對不能把帶皮的雞肉稱做低熱量食品。

每100克去皮雞肉中含有24克蛋白質、0.7克脂類物質,是幾乎不含脂肪的高蛋白食品。

雞肉也是磷、鐵、銅與鋅的良好來源,並且富含維生素B12、維生素B6、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K等。

雞肉燉山藥其實是一道非常有營養的菜肴,從上面的介紹中我們就可以發現這點。雞肉的脂肪含量比較低,蛋白質含量卻是很高的;除此之外雞肉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這些對於我們的身體都是很有好處的。另外,山藥還能夠滋補、助消化、止瀉等,所以大家以後可以按照上面的雞肉燉山藥的做法,自己做雞肉燉山藥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