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的5種益處
催眠聽起來好像是巫師或者騙子才幹的事。其實不然。催眠也會有助於維持和促進人體健康。
美國心理學協會稱,催眠跟普通人所認為的不太一樣,它並不僅僅是催眠師對著患者說一句“你現在會覺得非常非常想睡覺”那麼簡單,事實上,催眠是一種和其他治療手法共同實施的臨床診療手段。美國心理學協會官網表示,出於對患者的身心健康考慮,進行催眠療法的只能是有專業行醫資格的心理學家或精通相關專業知識的專家。
美國臨床催眠學會稱,催眠可以使人進入一種專注的狀態。通過催眠可以引導人的意識,這讓研究者們和臨床醫學專家們更為熱衷於研究催眠療法,希望終有一天它能被更廣泛地應用於臨床醫學研究。
美國梅約診所表示,催眠療法通過催眠治療家或者本身使用語句重複和(或)心理意象使求治者進入一種精神高度集中的“恍惚狀態”。求治者這時會感覺到平靜、放鬆,對治療者施加的心理暗示做出積極回應。
儘管催眠一度被認為是一種上不得廳堂的把戲,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催眠的重要性。美國醫學會和美國心理學協會先後在1958年和1961年認可催眠是一種精神治療方法。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催眠是一劑特效藥,事實上,催眠對於身體健康究竟是否能產生持續性的好處還有待科學考證。現在我們還不能確定,催眠是否真的有助於減肥和戒煙。但是學界相信,催眠的好處會逐漸被更多人接受。現在,我們就來看看催眠對人體有哪些好處。
催眠有助於使人進入深度睡眠
在早期研究催眠和睡眠的實驗中,研究者們僅僅要求實驗物件口頭陳述自己在催眠後的睡眠品質。但在瑞士最新的研究中,研究者們可以通過對實驗對象進行腦電波活動的觀測判斷催眠對於睡眠的影響。參與試驗的志願者是一組健康的年輕女性。在聽完一段有催眠暗示的磁帶後,她們進行了90分鐘的睡眠。相較於睡前聽一段中性的語音控制文本來說,“易受暗示組”的女性,慢波睡眠最多增長了80%。慢波睡眠的特徵是腦電波平坦且擺動緩慢。這項研究的負責人、來自蘇黎世大學的馬朗·科迪在一份研究結果聲明中說:“對有睡眠問題的患者和老年人來說,這個研究結果可能會有重要的價值。和很多催眠藥物相比,催眠術沒有副作用。”
催眠能緩解腸道易激綜合症症狀
2003年的一項科學研究表示,204位腸道易激綜合症患者在經過每週12次、每次1小時的催眠治療之後,71%的患者表示症狀有所減輕。而在這71%的患者中又有81%的人認為他們在接下去的7年裡症狀不斷地緩解。研究者馬格納斯表示,這說明了催眠療法有利於減少個人的健康護理費用以及社會在衛生方面的相關支出。而催眠也是對抗腸道易激綜合症的有力武器之一。
催眠能夠應對潮熱
女性絕經後,每週大約會有50次左右的潮熱感。但是一份2013年的研究報告表明,在經過每週5次的催眠後,接受治療女性的潮熱次數能下降74%左右。而那些僅接受每週會診的女性,她們的潮熱次數只能減少17%左右。
催眠能夠減輕痛苦
至今為止,關於催眠能減緩疼痛的研究應該是數量最多的。2000年和2009年的兩項薈萃分析表示催眠對緩解部分身體疼痛的確有顯著的作用,比如:纖維肌痛、關節炎和癌症帶來的疼痛,但是研究也指出,很少有醫生在實踐過程中使用催眠療法,而真正使用的醫生卻往往沒有相關的資格許可證明。
催眠能夠緩解神經緊張
由於催眠對於引導人的意識具有明顯的功效,它也常常被用來緩解由於手術、掃描檢查甚至是生育帶來的緊張情緒。2012年,梅琳達·貝克在《華爾街日報》中寫道:“這種治療機制就好比是對患者使用了鎮靜劑,正是由於患者本身的希望,催眠才達到了它們應該有的效果,使得患者們不再痛苦、害怕、焦慮。”2010年的一項研究報告稱,現在,越來越多的研究希望證明催眠是否有助於減輕廣泛性焦慮,也被稱為特質焦慮。儘管先前的實驗已經開始研究催眠對抑鬱症的緩解作用,但是現在這些研究才剛剛起步,學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