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譜

正宗皮蛋瘦肉粥的做法

皮蛋瘦肉粥是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食物,它的製作方法比較簡單,只要我們挑選新鮮的瘦肉和皮蛋,放在鍋裡,加入適當的大米,經過一段時間的熬制就可以製作出來,它的味道比我們平常喝的白粥好很多,所以受到很多消費者的喜愛,建議大家在沒事的時候可以嘗試一下皮蛋瘦肉粥的做法。

如果你們想要做出更好的皮蛋瘦肉粥,就需要注意下面提到的幾個步驟,最重要的因素在於挑米和火候的控制,所以大家在這兩方面能夠好好把握,想要做出美味的皮蛋瘦肉粥是輕而易舉的。

煮粥用料:瘦肉1塊(豬腱肉最好),皮蛋2個(無鉛皮蛋,一則健康些,二則石灰味沒那麼大),薑1塊,水足量,油鹽適量 。

1,挑米:煮粥用的米最好用東北大米,就是圓圓短短的珍珠米,煮出的粥特別綿軟;

2,煮粥的米要預先醃:約半碗米淘洗乾淨後,要用2湯匙的油、1個半茶匙的鹽和少許水(2茶匙)拌勻,醃至少半小時,放心,雖然用了很多油,但是油會在煮粥的過程中揮發,令米綿爛,所以並不油膩的。

3,煮粥的肉要先用沸水煮煮去腥,或醃成鹹肉:煮粥用瘦肉或醃的鹹瘦肉,不必太考究是豬的哪一塊肉,總之要保持一整塊肉塊不要切開(我一般用大約巴掌大,1-2釐米厚一塊豬肉,如果條件許可,用豬腱肉更好味)。如果用瘦肉煮粥,那麼要先用沸水把瘦肉略略煮煮,然後洗淨;如果喜歡用醃的鹹豬肉煮粥,那麼要提前一天醃鹹豬肉,方法如下:豬肉一塊,沖洗乾淨,抹幹,撒2-3茶匙鹽,均勻塗抹在肉上,放冰箱下格(就是不會凍成冰的保鮮格)醃12小時或更長時間才可以入味。

4,煮粥的水要充分沸騰才下材料:大湯鍋中放很多水,煮沸,才放材料。先下肉塊、薑片,火不要關小,肉塊到了沸水中,外面的部分遇熱而熟硬,封住了裡面的肉汁,這樣肉煮了粥後也不難吃,然後待水再次沸騰時下醃好的米和一個切碎的皮蛋,而這第一個皮蛋切碎下粥與米同煮,皮蛋會融化,融入粥的味道中。

5,先大火,後小火,火候要足:水沸了,下了材料後,先大火煮20分鐘,然後再轉小火煮1個半小時,火候足,粥就綿軟入味而且容易消化。

6,粥的質感處理:在轉小火煮了1個半小時後,把第二個皮蛋也切碎,同時把煮在粥中的瘦肉撈出來,用筷子扒拉,撕成絲絲狀,跟第二個皮蛋一起放回粥中,同煮最後半小時,然後關火。第二個皮蛋在關火前半小時加入粥中,半小時可將第二個皮蛋煮得既沒石灰味,同時又變軟滑,吃粥時也能吃到有皮蛋,而肉因為是水沸時下的,還保持了一定鮮味,撕成絲後放回粥中,特別好吃。

這樣煮出來的粥不必下鹽,好味,而且下火,容易消化。如果粥有點粘底,請千萬不要用勺子扒拉鍋底的粘皮,要不粥會有糊味,我們通常會放一個輕的小調羹在鍋底與粥同煮,水沸騰過程中,小調羹也被帶動,可以防止粥煮粘底。

通過文章對皮蛋瘦肉粥做法的介紹,相信你們可以在生活中自己做出一份皮蛋瘦肉粥了吧。可能剛開始的時候,你們做出來的皮蛋瘦肉粥味道不是很好,但只要你們嘗試多幾次,你們就會發現其中的奧妙,也對火候的控制得到更好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