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新型瘦肉精被發現,系浙大教授研製

導語:新型瘦肉精已經在三省都被發現,此次的瘦肉精時間牽連了三個省,我們對於食品的深思還不能停止,從新型瘦肉精飼養出來的豬肉開始查起,我們順藤摸瓜找到了最後的幕後兇手,系浙大的一名教授所研製,新型瘦肉精含有的苯乙醇胺A,對人體有很大的傷害,目前所有涉嫌犯罪的人員均已被抓獲。

記者24日從湖南省岳陽市公安機關獲悉,經過兩個多月的偵查,已查清全國首例瘦肉精新品種來源。目前,這一案件犯罪嫌疑人全部得到控制,涉案8人中,7人被逮捕,1人被刑事拘留。

新型瘦肉精案涉及三省

近年,不斷出現的瘦肉精事件成為我國食品安全領域一個揮之不去的幽靈。日前,湖南岳陽市人民政府宣佈,經過當地有關部門兩個多月的奮戰,成功破獲一起涉及福建、湖南、浙江三省的瘦肉精生產、銷售案件。

記者實地採訪發現,與以往類似事件不同的是,這次竟從飼料中檢測出以前從未出現過的苯乙醇胺A。這種瘦肉精新品種驚現市場,再次敲響我國食品安全警鐘。

首次發現苯乙醇胺A

今年3月以來,岳陽市雲溪區畜牧水產局對全區的飼料經銷店、經銷商進行拉網式排查。3月18日,他們在路口鎮先後發現經銷商曹某、李某銷售的福建龍海市海新飼料預混公司生產的大豬預混料,附帶添加小包營養素,當即進行了查封。23日,在路口鎮另一經銷商胡某處抽檢了廣東集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大豬複合預混料。

雲溪區畜牧水產局將上述兩家公司生產的大豬預混料附帶添加小包營養素抽樣送北京檢測。經國家飼料品質監督檢驗中心檢測表明,兩個廠家的大豬預混料內均含有苯乙醇胺A。

雲溪區畜牧水產局飼料辦主任楊俊傑介紹,按照農業部的標準,所有飼料中不得含有瘦肉精相關成分。“農業部2010年12月公告的瘦肉精品種目錄,共為16種。此前,國內飼料中出現的僅包括鹽酸克倫特羅、萊克多巴胺等4種,此次苯乙醇胺A系在國內首次發現。”楊俊傑說。

浙大教授處查獲“毒飼料”

鑒於案情複雜,影響較大,在畜牧水產部門行政查處的同時,當地公安機關也展開偵查,立案查處。調查中當地警方發現,在雲溪銷售的這幾種含瘦肉精飼料,均來自福建省龍海市海新飼料預混公司。在掌握確鑿證據後,岳陽警方對公司總經理蔡某某、銷售員蔡某明、財務總監黃某、研究所出納甘某、岳陽業務員李某5人實施逮捕。

接著,岳陽警方順藤摸瓜,又在浙江的飼料經銷商顧某、朱某處查獲尚未銷售完的含有苯乙醇胺A的核心料1300公斤,經檢測,苯乙醇胺A含量高達24.6%。警方隨後對他們實施逮捕。此外,還從浙江大學教授鄒某處查獲含苯乙醇胺A的飼料1500公斤,並對其實施刑事拘留。

瘦肉精新品種銷售案引起當地群眾擔憂。對此,雲溪區畜牧水產部門對流入當地的瘦肉精飼料進行調查。經過核實,約2.5噸問題飼料已被銷售出去,購買物件基本是當地生豬養殖戶。在接下來的幾個月時間裡,他們對當地豬尿樣進行嚴格的檢測檢查,到目前為止,尚未發現瘦肉精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