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豆類的品種都包括哪些?

豆類含蛋白質和磷比較豐富,多吃對補養身體和補腦很有幫助。而且豆類的品種很多,可以適用于不同人的口味。

大豆的營養豐富,但生大豆中含有幾種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有抑制蛋白酶功能的胰蛋白酶抑制素、紅細胞凝集素等,都影響營養成分的消化吸收。不過,這些有害物質都怕熱,加熱後可使其破壞,並提高營養成分的利用率。因此,吃豆製品比吃大豆好,大豆煮著吃,能吸收65%的營養,喝豆漿能吸收93%。

大豆蛋白質和乳類蛋白質一樣,具有乳化、發泡、凝固等多種特性,利用這些特性可以加工製成許多種豆製品,如豆漿、豆腐、腐竹、腐乳、豆醬、醬油和豆芽等。近年來市場上出售從大豆中分離出來的蛋白粉,如紐崔萊公司生產的蛋白質粉,除主要含有大豆分離蛋白外,還添加了乳清蛋白、乳清和卵磷脂。這是由於大豆中含蛋氨酸少,可以從乳清蛋白、乳清中增加蛋氨酸,這樣可以提供均衡的9種必需氨基酸的優質蛋白。

除黃豆外,豆類的品種還有:

(1)黑大豆。為我國部分地區的主食之一,是植物中蛋白質含量最高的,糖類和脂肪含量亦較高,並含一定量的胡蘿蔔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12、煙酸、大豆黃酮甙、染料木素、大豆皂醇、膽鹼、葉酸、亞葉酸、泛酸、生物素、唾液酸等,這些成分對人體內的代謝都起重要作用。

(2)綠豆。綠豆的營養價值很高,為我國人民廣為食用的主要食品原料之一,可煮粥,做糕餅、粉絲等,亦可發成豆芽。綠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糖類,而脂肪含量甚少,蛋白質主要為球蛋白,含有蛋氨酸、色氨酸、酪氨酸等;磷脂中有磷脂醯膽鹼、磷脂醯乙醇胺、磷脂醯肌醇、磷脂醯甘油、磷脂醯絲氨酸、磷脂酸等,這些成分是機體許多重要器官必需的營養物質;還含有少量鈣、鐵、磷和胡蘿蔔素、維生素B,、硫胺素、煙酸等。

(3)赤豆。赤豆雖蛋白質含量不及黑豆、黃豆,但無機鹽含量均高於黑豆、黃豆,故營養價值亦不可忽視。還含有較多磷、鉀、鎂、鈣、鐵,還含有硫胺素、維生素B、維生素C、煙酸、三萜皂甙等人體所需物質。

(4)蠶豆。含有較豐富的營養物質,蛋白質含量僅次於黑豆、大豆,糖類僅次於綠豆、赤豆,還含有磷脂、膽鹼、葫蘆巴堿、煙酸、呱啶酸一2、維生素B1、維生索B2、鈣、鐵等。蠶豆含有種巢菜堿甙,對此有敏者食後即可引起溶血而發生蠶豆黃病,在食後l~4天出現發熱、頭痛、腹痛、嘔吐,隨之皮膚發黃,小便呈棕紅色,全身乏力,嚴重者可導致死亡。此病多見於生食者和小孩。如果先煎,去水後煮、炒食或經多次浸泡後再煮食,可避免此病。由於其性壅滯,過食易損傷脾胃,令人腹脹,故進食應適量。

豆類的品種很多,不同的品種成分也都不同,食用方法也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