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現制飲料”衛生狀況令人擔憂

相信大家對於“現制飲料”都非常熟悉,常見的各種奶茶、所謂的鮮榨果汁等等,其實大多都是用濃縮果汁調配而成,這樣的“現制飲料”成本低廉,衛生狀況更是令人擔憂,經過調查測試大多數“現制飲料”細菌嚴重超標。

上海出臺標準監管果汁奶茶

餐館經理說自己“不會在餐館點現榨果汁”,成本低廉、細菌超標

炎炎夏日,諸如奶茶這樣的“現制飲料”深受歡迎。然而,現制飲料一直無標準可循,魚龍混雜,諸如“奶茶不含奶”的貓膩甚至已成為行業內部公開的秘密。

近日,上海市制定的《現制飲料食品安全地方標準》(注:以下簡稱“上海標準”)結束公開徵求社會意見,行業監管空白將得到彌補。除了現制飲料,外賣、沙拉、生魚片等也將有標可依,上海的嘗試值得其他省市借鑒。

加冰即非“純果汁飲料”

“上海標準”將現制飲料分為“現榨飲料”和“現場調製飲料”,規定:採用濃縮液(汁)、果蔬粉、糖漿調配而成的飲料,只能稱為“現場調製飲料”,而非“現榨飲料”。製作現榨飲料,不得摻雜、摻假及使用食品添加劑、非食用物質等。經營者應主動向消費者明示產品成分,添加水(冰)的現榨果蔬汁不得稱為“純果蔬汁飲料”。

這些規定均是有的放矢。一紮現榨果汁的價格動輒就賣五六十元,曾在餐館做過經理的徐小姐告訴本報記者:“我是不會在餐館裡點現榨果汁的。水果只是簡單地用水沖洗,爛的部分也一起榨。”

記者從業內人士處瞭解到,有的用水果濃縮原液兌水生成“純果汁”;有的雖然用新鮮蔬果榨汁,但為了應對大客流量,部分飲料可能是提前製作的。

細菌超標嚴重

早在去年7月,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就曾對上海的現制飲料市場進行過調查,工作人員從市場上隨機購買了40件現制飲料,其中奶茶類19件,現榨果汁5件,其他風味飲料16件。

結果顯示,細菌總數實測值超標的有12件,大腸菌群實測值超標的有16件樣品。儘管細菌本身並不一定是致病性的,但食品中細菌與大腸菌數量越多,說明食品受到的污染程度越大;部分細菌還能加速食品的腐壞變質,直接影響消費者的健康。

專家分析認為,細菌超標或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一是產品原料本身含有較多的細菌;二是環境影響,許多現制飲料販售點都是敞開式的,地點又大多位於繁華路段的街邊,環境中的細菌能夠輕易進入到產品中;三是加工器具與操作人員的污染,比如加工器具不經常進行有效的清洗消毒、操作不規範。

一杯奶茶成本僅1元

記者走訪了位於上海市人民路的幾家奶茶原料批發店,各家店的顯眼位置都擺放著一種名叫“植脂末”的產品,經詢問,植脂末是奶茶的主要原料之一,業內稱之為“奶精”。

絕大部分奶精主要由食用氫化植物油、糖漿以及食品添加劑和香料等組成,25公斤裝的,售價為320元~380元。一位元店主告訴記者,便宜的200多元/袋就夠了,但口感很差,很難有回頭客,他已經不賣了;300多元/袋的比較好賣。

1公斤奶精沖12公斤水,一杯奶茶400毫升,以此計算,一袋25公斤的奶精可以沖700~800杯奶茶,加上其他配料,7、8毛錢的成本就可以調出一杯珍珠奶茶;即便原料好一點,1元多也夠了。

記者詢問店主,“上海標準”生效後是否會影響奶茶店的生意,他們卻並不擔心:“我們的原料‘三證’齊全,都是通過了QS認證的,廠家也備了案,是可以使用的。”

外賣亦有了標準

近日,在一場關於食品安全的微訪談中,對於本報記者提出的“不少奶茶店大量使用植脂末來沖調奶茶”的情況,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顧振華明確回應:“用植脂末調製的奶茶屬於上海地方標準調整的範圍,應符合標準的相關要求,否則將被禁止生產經營。”

顧振華透露,此番上海市同批發布的還有其他3項標準,涉及:火鍋食品中的罌粟堿、中央廚房衛生、團體外賣。此外,沙拉、生魚片、冷面、盒飯衛生與營養要求等4項地方標準正在網上公開徵求意見,2012年有6項標準的制(修)定已被列入立項計畫。

專家:

應重視反式脂肪酸

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的陳舜勝教授在接受本報採訪時指出:“奶茶最重要的問題是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主要存在於氫化油中,而氫化油又是植脂末的主要配料之一。反式脂肪酸的危害如今已有公論:長期攝入可能引發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抑制嬰幼兒的生長發育。衛生部2007年發佈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遠離反式脂肪酸”。

陳舜勝表示,之前大家比較注意反式脂肪酸在人造奶油、麵包、餅乾等焙烤類、起酥類產品中的存在,而忽視了它在奶茶中的存在。

“將植脂末的使用納入監管是對的,畢竟不是燒菜加鹽,現在添加了多少(消費者)是不清楚的。”著名食品衛生專家、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厲曙光對記者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