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道家養生之形體修煉養生法

道家養生很注重形體修煉。主要養生方法有按摩和導引術兩種。按摩是用手按擦摩捏身體的有關部位或穴位;導引則是屈伸肢體,導氣令和,引體令柔。

關於按摩、導引的作用,《玄鑒導引法》歸納為這樣四點,就是:“一則以調營衛,二則以消水穀,三則以排卻風邪,四則以長進血氣。”

關於導引,《莊子》載有“熊經鳥申”兩法最著名,以後,漢代劉安著《淮南子》,又改擴為“鳧浴、猿蠼、鴟視、虎顧”四種,此後直至漢末,華佗在合併改造的基礎上,創立了虎、鹿、熊、猿、鳥五禽之戲。

這種五禽之戲,梁陶弘景《養性延命錄》載其方法為:“虎戲者,四肢距地,前三躑,卻二躑;長引腰側腳仰天,即返距行前卻各七過也。鹿戲者。四肢距地,引項反顧,左三右二;伸左右腳,伸縮亦三亦二也。熊戲者, 正仰以兩手抱膝下,舉頭,左僻地七,右亦七;蹲地以手左右托地。猿戲者,攀物自懸,伸縮身體,上下一七;以腳拘物自懸左右七,手鉤霹立按頭各七。鳥戲者,雙立手,翹一足,伸兩臂,揚眉用力,各二七;坐伸腳,手挽足趾各七,縮伸二臂各七也。”由於做五禽戲時要任力為之,汗出為度,所以有“消穀氣,益氣力,除百病,能存行之者,必得延年”的效益。

道家形體導引修煉,在五禽戲的基礎上,後經人們不斷地改進和創新,又出現了八段錦、十二段錦、二十四節氣坐功等導引術,使形體修煉的內容更加完善。在道家形體修煉中,還有一種他們每日必做之功,就是所謂的‘’叩齒鼓漱”的功法。晉代道家葛洪《抱樸子》提出:“清晨建齒三百過者,永不動搖。

按摩與導引術是道家常用的形體修煉養生法,二者之間常常是連在一起進行的,並不那麼涇渭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