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老年保健品消費騙術大揭露

越來越多的老年保健品充斥著保健品市場,老年人以及子女也開始通過保健品的方式來為自己補充營養,其實,對於並不健全的老年消費品市場來說,存在很多的消費騙術。

老年保健品消費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一些商家利益熏心,利用老年人科技水準相對較低,防範意識較差的弱點,製造、銷售偽劣產品坑害老年消費者;另一方面老年保健品市場監督體系還有待完善。通過綜合分析近年來該類投訴案例,我們發現主要有以下幾種騙術需要提醒消費者,尤其是老年消費者的重視:

一、“高科技”概念誤導

有些經營者以“高科技”、“綠色”、“健康”、“進口產品”等概念誤導消費者,宣稱其產品是負離子、超聲波、微循環、高氧艙設計等專利技術應用,能“包治百病”,片面誇大保健功能,使消費者誤以為其所銷售的保健品有巨大功效,甚至可以替代藥品使用。同時,商家故意回避保健品存在的副作用及不適用症,不告知可能對消費者健康造成損害的資訊。

二、“免費服務”誘導

以免費服務為幌子,誘導消費者購買產品。有的老年保健品經營者常裝扮成“義診醫生”,在社區、街道“像模像樣”地免費進行一些血壓、血脂和鈣缺乏症等常規檢查,煞有介事地告訴老年消費者患有這樣那樣的“嚴重疾病”,然後推銷其產品。或開設“免費健康諮詢熱線”,守株待兔,在“熱情”答疑釋惑下,花言巧語地推薦其保健品。還有很多銷售人員,直接到老人家裡,上門推銷產品,從掃地、擦玻璃到按摩、剪指甲再到説明客戶洗腳、擦身,更甚者直接“認乾媽”,設置“感情陷阱”。如此推銷往往易造成老年消費者受矇騙,或因礙于面子購買保健產品,而後發現商品品質問題或名不符實,才感覺上當受騙。

三、雇托誘騙

高薪招募推銷員,利用老年親戚、朋友、同事等關係進行遊說,推銷其產品。並請來所謂“專家”、“學者”、“權威”在公開場合介紹產品的“特殊療效”和發佈“權威檢測報告”;或指使人假冒患者名義寫感謝信、送錦旗、現身說療效;或在銷售現場製造搶購假像誘騙消費者購買。

四、饋贈誘惑

老年人往往大都勤儉節約,而保健品商家往往會根據老人的興趣、愛好和生活需要設置附贈禮品或設抽獎,用抽獎和禮品誘惑一些老年消費者購買保健品。

由此可見,老年保健品其實並沒有廣告中吹噓的那樣好的效果,老年人還是要通過合理的飲食和適當的運動來增強自己的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