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中醫中“五行”的基本概念

中醫最基礎的理論就是“陰陽五行”學說了,對中醫有興趣的人可以先從“五行”學說學起,下面就來介紹“五行的基本概念。

五行是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的運動。

五行概念源於生活中五種具體的物質材料,但作為哲學上的五行是從五種具體的物質材料中抽象出來的五種物質屬性,不再是指具體的五種物質。五行特性如下:

木:生長、生髮、條達、舒暢

火:溫熱、升騰、明亮

土:生化、承載、受納

金:清潔、清肅、收斂

水:寒涼、滋潤、下行

在中醫學中,人體中的肺、肝、腎、心、脾五臟,分別被定為金、木、水、火、土五行所屬,注意這裡的五臟也是個功能概念(稱為藏象),並不限於具體的解剖上的五臟。在五臟歸屬於五行後,中醫在病因、病理、治療、用藥等方面,均以五行生克的關係來表達,五行理論在中醫的運用中可以起到執簡馭繁的作用,成為中醫學重要的說理工具之一。

#p#副標題#e#

五行的生克關係

相生是指一個事物對另一個事物有促進、助長和滋生的作用(生者稱為母,被生者稱為子)。相克是指一個事物對另一個事物的生長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約的作用。相生和相克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正常現象,是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兩者都很重要,無生則發育無由,無制則亢而為害。不要覺得相生就好,相克就不好。巨人症就是生長缺少克制的病例。

五臟之間的關係

五臟之間的相生:肝生心就是木生火,如肝藏血以濟心;心生脾就是火生土,如心之陽氣可以溫脾;脾生肺就是土生金,如脾運化水穀之精氣可以益肺;肺生腎就是金生水,如肺氣清肅則津氣下行以滋腎;腎生肝就是水生木,如腎藏精以滋養肝的陰血等等。

五臟之間的相克:肺(金)的清肅下降,可抑制肝(木)陽的上亢,即金克木;肝(木)的條達,可以疏瀉脾(土)的壅滯,即木克土;脾(土)的運化,可以防止腎(水)水的氾濫,即土克水;腎(水)陰的上濟,可以制約心(火)陽亢烈,即水克火;心(火)的陽熱,可以制約肺(金)的清肅太過,即火克金。

但必須指出,用五行學說來解釋臟腑之間的平衡關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這是因為五臟對應五行只是抽取了五臟的部分特性,五行並不能解釋世界上的一切現象,只是部分關係。

五行學說我們要掌握的不僅是五行對應著的五臟,還要理解“五行”之間相生相剋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