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父母營養膳食的八條原則

父母年紀大了,其實也不突兒女什麼,因此,兒女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父母健健康康,少生病。但是,隨著年齡的增大,身體素質都會逐漸下降,尤其是年輕時不注意身體保養,常年幹只能幹體力活兒的父母,到了年老很難避免不生病,這就需要在飲食上好好的調節一下身體。

其實,近幾年,人們的生活水準有了提高,但還是有很多老人過慣了節約的生活,還是捨不得吃穿,因此,作為兒女,一定要在這個時候給他們做好思想工作,並給他們的飲食做好調整,注意營養全面之外,還要有針對性的進行營養的補充。那麼,老年人到底應該如何膳食才健康呢?下面我們就為大家介紹有關老人營養膳食的八條原則。

1、食物要多樣。任何單一的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體所需的全部營養,多種食物混吃並調配得當才可以相互補充,發揮更大的營養效果。

2、飲食要適度。人進入老年期後,由於內分泌和新陳代謝的變化,對饑飽的自控能力和耐受能力都比較差。過飽或過饑都可能發生意外,因此饑飽要適度。

3、油脂要適當。老年人的膳食提倡清淡,每日烹調用的植物油也不宜過多。

4、粗細要搭配。食物纖維可以幫助腸道蠕動,對預防老年便秘、腸道腫瘤、冠心病、糖尿病也有一定的作用。但過多的食物纖維,特別是粗纖維也會影響微量營養素的吸引,所以在膳食裡應該合理搭配。

5、食鹽要限量。長期攝取過量的鹽,與高血壓及某些腫瘤的發病率有一定的關係,老年人應該養成“口輕”的飲食習慣,每日食鹽的攝取量以5至6克為宜。

6、飲酒要節制。每克酒精產生的熱量達29.4千焦耳,相當於碳水化合物的1.75倍,接近脂肪的發熱量。所以老年人不宜飲酒,即使有飲酒的習慣,也只能選用啤酒或黃酒,其量宜少不宜多。

7、甜食要少吃。過量的糖類食物能夠引發高脂血症,也易導致肥胖,對牙齒也有極大的傷害,所以老年人應該少吃甜食為好。

8、三餐要合理。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有益於健康。早餐的進食食量應占一日總量的30%,中餐要吃好,占一日的30%~40%,晚餐要清淡,占一日的25%~30%。切忌暴飲暴食。

溫馨提示:以上已經詳細介紹了有關父母營養膳食的把八條原則,作為兒女,大家一定要經常打電話告訴老人一些營養知識,當然,最好是能在老人的身邊,親自照顧好老人的飲食起居,盡一份孝心,不要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在的那一天才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