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整體觀—中華醫學文明的搖籃

古往今來,人類的“學問”分門別類何啻千百,然提綱挈領而言不過兩種:一是認識身外世界;一是認識身內世界。身外的學問,已經耳熟能詳,這裡不贅;身內世界的認識,應該說還剛剛起步,而且分歧巨大,有如鴻溝。西方醫學習慣於以分割的眼光看待人體生命,認為生命也如同其他常見研究物件一樣,只要通過分割和還原,就能洞察生命的本質。東方則不同,認為人體生命作為極複雜的整體,不可分割。一旦將研究物件分割,許多重要資訊甚至主要的資訊將頃刻喪失,因而只能通對“活”著的人體本身進行“象”的系統研究以避免“失真”。前一種方法論,通常稱之為還原論或分割論(Reductionism,詳見圖四),而後者則稱之為整體論(Holism)。

如果說,西方近代科學發生和發展的三百多年來,前二百年分割論一直是推動的主力哲學觀,那麼近百年來,整體論在科學發展前沿則盡顯風流。相對論的發明,量子力學的建立,複雜科學的興起等均是其傑出的代表。百年整體論的成就喚醒了人們對東方文明深刻內涵的重新評價。李約瑟的研究表明從西元前六世紀到西元十六世紀長達兩千二百年間,世界上的發明90%以上由中華民族完成,而中華文明形成的哲學基礎則是與整體論相近的整體觀(Holistic Views),其中尤以養生文明整體觀表現得最為突出。

整體論和整體觀雖然僅一字之差,然而仍然有不小的區別。整體論是西方百年來少數傑出科學家個人在分割論哲學觀的重圍中衝殺出來的結果。在他們的輝煌成就中,多少還殘留著還原論桎梏的痕跡;此外,還多少帶有濃厚的個人色彩。與此相反,中華文明整體觀則是數千年億萬人原創發明的澱積,並非一人一時之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