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什麼是整體觀

養生文明整體觀概括地說:

(1)宇宙不可分割。從局部認識整體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主要哲學思維之一,但是,不夠完善。因為這種認識論會導致被研究物件的資訊缺失。被研究物件越複雜則這種資訊缺失可能會越嚴重。對人體生命,宇宙本質的研究尤其如此。

(2)組成宇宙的“宇”(無限空間)、和“宙”(無限時間)不可分割。這是東西方文明哲學基礎的最深鴻溝。西式的“宇宙”無論是Universe或者Cosmos都作為中華“宇宙”詞的對應英譯文本。其實,這兩個詞都只闡述了“宇”(空間)的概念並未包含“宙”(時間)的意義。也就是說在經典的西方哲學看來,時間和空間是可以斷然分割的。

(3)宇宙是多層次的。宇宙是複雜而廣袤無邊的,人體生命也如同宏觀宇宙般複雜,只不過規模小一些,故稱小宇宙。“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黃帝內經》),說的是人身小宇宙與宏觀大宇宙之間密不可分的主從關係。這就是人天合一之理形成與發展的主要依據。老子認為,在人身“小宇宙”和宏觀大宇宙之間,還存在著不大不小的宇宙層次­——社會。我們姑且稱之為“中宇宙”。大、中、小宇宙之間存在主從關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較低層次的宇宙行為必定以適應較高宇宙層次的規律為前提。如果把老子所說的“地”宇宙或者說“中宇宙”定義為“世界”,或者更直接了當地說是人類生態的聚集體——社會。那麼如圖1所表達的大、中、小宇宙相互依存的規律會看得更清楚。

(4)大道至簡至易。人身“小宇宙”雖然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卻同時也是個“開放的耗散結構”:“非出入,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無以生、長、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無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則分之,生化息矣”(《素問·六徽旨大論》)。一千多年前為《內經》作注的王冰進一步解釋道:“器謂天,地,諸身也”。器,近似今天複雜科學關於“系統”的表述。意思是:大至天地,小至人體生命自身,都可以看成不同層次的“系統”——器。人體生命之“器”是通過“出、入、升、降”與其他宇宙層次溝通以推動系統內部的代謝,從而達到小宇宙系統的穩定和協同。以今日的認識論而言,這就叫做複雜系統的“自組織(Self Organization)能力”。這種能力根源於生命內部:“生氣根本,發自身形之中,中根也”(《內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