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砭石刮痧之祖

人們都知道,張仲景是醫聖,李時珍為藥聖,孫思邈為藥王,那麼在砭石刮痧方面誰有資格做聖呢。誰是這砭石刮痧第一人呢?我認為這個位子非扁鵲莫屬。

砭石刮痧成就了扁鵲一世英名

話說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扁鵲決定到虢國進行考察,看自己適合在這裡做什麼樣的醫生。剛到城門口,正巧趕上虢國太子暴亡。

扁鵲通過“調查”(再次運用充分市場調研方法,問太子身邊的一位官員)得知:虢國太子“死因”是:血氣不能按時運行,血氣相互錯亂,不得疏泄,突然昏倒死去(知道了病因,便可判斷是否可治)。

又得知,太子剛死半天,還未收殮(如果收殮,棺材一蓋,人沒死也被憋死了,神仙也沒法了)。

扁鵲把握機會的能力十分了得,他馬上讓人通知虢國國王,扁鵲深知,在國王失去兒子悲痛之時,說別的什麼話都沒用,“我能救活他(太子)”最具震憾力,他只讓人向國王通報了這句話,虢國國王馬上親自到王宮門口恭迎扁鵲。

隨後,扁鵲為虢國太子診斷為“屍厥症”。然後,讓弟子子陽“厲針砥石”像現在主刀醫生一樣,讓助手準備器械,“以取外三陽五會”。一會兒,太子就蘇醒了。這裡的“針”就是針刺療法,“石”就是砭石療法,也就是刮痧療法。治療施術部位是“外三陽五會”。

虢國太子患病的原因是“血氣不能按時運行,血氣相互錯亂不得疏泄”,為運行血氣的通道,經絡氣血不通、陽氣不能通達是此病的“根”。

後世醫家多將“外三陽五會”解釋為百會穴,為什麼取百會穴呢?因為百會歸屬,百為眾多之意,本穴在頭頂正中,督脈與足太陽、手足少陽、足厥陰之交會穴,為諸陽之會,本穴內絡於腦,可提升人體一身的陽氣,有開竅醒腦之功效,為急救之要穴。

我認為以百會穴為主穴是沒有問題的,但扁鵲讓弟子“厲針砥石”,又磨針、又磨石的,結果只取一個穴,就有點不好解釋了。

如果用針刺百會穴沒有問題的話,那麼用“石”作用於“外三陽”就合乎邏輯了。研究過刮痧的都知道,針刺施術部位是一個或多個點(穴位),而刮痧是一個或幾個“面”,“外三陽”最可能的又有刮痧基礎的部位是背部的督脈一條陽經,二條足太陽膀胱經,刮拭背部這三條陽經,可快速打通瘀阻的陽經經絡,陽經一經打通,氣血運行恢復正常,虢國太子就自然蘇醒了。

我認為扁鵲是用針刺百會穴,加上對督脈和膀胱經的砭石刮痧,治好了虢國太子的“屍厥症”。

從此,天下人都知道扁鵲能使死人復活,扁鵲天下名醫之聲譽從此確立。

扁鵲還算是個實在人,說:越人並非能救活死人,是虢國太子本未死,我只是讓他蘇醒而已。

據調查,這是最早的用砭石刮痧的記錄。因此。扁鵲可謂是砭石刮痧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