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健康的本質—評點中、西醫異同

對於健康,世界衛生組織前後提出過兩個不同階段的概念:1946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對健康下了一個科學的定義:“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或不虛弱,而是身體的、精神的健康和社會適應的完好狀態。”及1986年世界衛生組織進一步定義健康為:“人人能夠實現願望,滿足需要,改變和適應環境。健康是每天生活的資源,並非生活的目的。健康是社會和個人的資源,是個人能力的體現。”

以上兩個“健康”概念,雖然有積極意義,也包括了身體和心理兩方面的健康理念和要求,是一種意在滿足全人類健康的大口號。但仔細想來,卻無法不讓人覺得非常空洞,更像是“套話”,是政府組織講給老百姓的客套話而已。對於每個個體而言,人們最關心的還是自己的身體處於什麼狀態下才算健康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中醫和西醫的看法顯然有不小的差別。

從西醫角度看,把病治好了就算身體(雖然有時也加上一下心理健康)健康了。比如,患胃癌後,西醫以手術切除,再採用化療、放療不讓其再患胃癌為健康,至於這些治療方法到底是改善了患者身體的整體健康狀況,還是進一步損傷了身體其他方面的機能,則不是主要考慮的內容;中醫則是做好預防工作,以不患上胃癌這種病為健康,也就是說,在中醫的健康理念中,努力做好疾病的預防工作,也就是治未病,才是保證人體健康最重要的事情,決不是待生了病之後再行治療,以此來保證健康才是中醫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