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保護牙齒從“愛牙日”做起!

導語:今天是地23個全國“愛牙日”而說道牙齒,大概很多人都會感歎,或多或少的都會有些問題。而到底要如何愛牙,怎樣讓牙齒更加健康,應該都是困擾大家的問題,就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來關注下大家的牙齒吧!

水母網9月20日訊(YMG記者 徐鯤)9月20日是第23個全國“愛牙日”,今年“愛牙日”主題為“健康口腔,幸福家庭”。昨天上午,煙臺市口腔醫院於海利、李亞男、劉麗梅、唐明娜、杜平功5位專家做客

96110,為市民講解口腔健康知識,現場解答市民遇到的疑惑。從上午9點到11點,專家累計接聽熱線50多個,其中兒童牙齒保健、牙周疾病預防、口腔健康和診療等問題成為市民關注的重點。

預防齲齒從小做起

市民梁女士:現在齲齒的孩子特別多,我女兒快三歲了,應該怎樣預防齲齒?

唐明娜:齲齒對兒童健康危害很大。父母是兒童口腔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對父母而言幫助孩子養成健康的口腔習慣很重要。兒童的第一顆乳牙,從出生後六個月開始萌出。萌出後,家長就要開始給孩子清潔牙齒,這時可以使用指套式的牙刷,蘸以清水給孩子清潔牙齒。隨著年齡增長,逐漸教會孩子使用牙刷,並注重培養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飯後及睡前認真刷牙,良好的習慣將伴隨孩子終生。另外,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遵循合理的進糖原則。避免食用過多精細的食物,適當的咀嚼可以促進兒童頜骨的發育,避免因頜骨發育不足而引起的牙齒排列異常。

別等牙疼才看醫生

市民蘇先生:我想帶我兒子去看看牙,但孩子的奶奶說,牙又不疼看什麼醫生,請問到底該啥時候看牙醫?

唐明娜:在平時我們經常遇到一些家長,缺乏終生維護和治未病的觀念,直到孩子牙疼了才想起去看醫生,這是不正確的。比如齲病,它是口腔中發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齲洞的形成是逐漸發展和積累的過程。不經治療不會停止其破壞過程,早期的齲齒,沒有明顯的洞形成,表現為牙齒局部色澤發黑,或呈白堊色變化,此時沒有明顯的症狀。進一步進展,牙齒上開始有齲洞形成。如果不引起重視,任其發展,當病變波及到牙髓和根尖時治療起來更為複雜,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金錢,還會產生一系列更嚴重的症狀。因此看牙醫應該儘早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