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知識之刮痧的起源
刮痧是一種傳統的自然療法,經常刮痧,可起到解除疲勞,調整經氣,增加免疫功能等作用;刮痧歷史悠久,如果要追朔歷史的話,可能要追朔到舊石器時代,隨著刮痧療法的延續和發展,刮痧未能像針灸等療法一樣得以系統發展,而是流於民間。
清代《痧脹玉衡》王庭《序》中所說:“先是鄉人用糞穢感痧,例制用錢蘸油而刮,然行之大都為婦人,為名醫所不及”。
刮痧最初適應證僅為痧證,痧證的記載較早見於宋代王榮《指述方瘴瘧論》稱之為“挑草子”。元代醫學家危亦林的《世醫得效方》對痧證的描述:((/乙腹絞痛、冷汗出,脹悶欲絕,俗謂攪腸沙“。
在明代醫書中,多沿用了危氏的說法,但將“沙”字變為了“痧”。如明代張鳳逵在《傷暑全書》中載有“絞腸痧”一症。清(康熙年間)郭右陶《痧脹玉衡》使痧病的證治始備,在痧病病源方面《痧脹玉衡。痧原論》中指出:“症先吐瀉而心腹絞痛者,痧從穢氣發者多;先心腹絞痛而吐瀉者,從暑氣發者多;心胸昏悶,痰涎膠結,從傷暑伏熱發者多;遍身腫脹,疼痛難忍,四肢不舉,舌強不言,從寒氣冰伏過時,鬱為火毒而發痧者多。
"
《痧脹玉衡》將痧病分為遍身腫脹痧、悶痧、落弓痧噤口痧、角弓痧、撲鵝痧、傷風咳嗽痧、痘前痧脹等4 5種痧病痧病主要由於氣候因素如夏日暑氣炎蒸,燥氣熾灼,間或淫雨謅綿,忽而烈日蒸曬,所釀不正之癘氣,流於天地間,人在氣交之中,觸其毒者,無論男女老幼皆可能染病。痧病的盛行季節,以夏、秋為最,春次之,冬極少見。
痧病主要特徵有二: 是一痧點,二是酸脹感。
痧病主症多現頭昏腦脹,胸煩鬱悶,全身酸脹,倦怠無力,四肢麻木,甚則厥冷如冰。入氣分則作腫作脹,入血分則蓄為瘀;遇食積痰水,結聚而不散,則脘腹痞滿,甚則噁心嘔吐。
痧病治療方面《痧脹玉衡。刮痧法》指出:“背脊頸骨下、及胸前脅肋、兩背肩臂痧,用銅錢蘸香油刮之。頭額腿上痧,用棉紗線或麻線蘸香油刮之。大土腹軟肉內痧,用食鹽以手擦之”。清代論述痧病的專著日漸增多如葉桂《溫熱濕痧三種》,陳延香《中暑痧症療法》,韓淩霄徹痧要編》,王凱《痧症全書》,沈金鼇《痧症燃犀照》,王士雄《吊腳痧證》、《絞腸痧證》,歐陽調律《痧法備旨》,胡風昌《痧症度針》等數十種專著。
溫馨提示:刮痧雖然流落於民間,不過也造福了不少人,相信一直發展下去,刮痧總有一天會像針灸一樣得意系統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