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藥食同源”科學嗎?

(閱讀提示:當西醫的價值觀成為了中國醫學的主流價值觀,“藥食同源”被很多人認為是不科學的。)

林中鵬:“藥食同源”是中醫之中對人類最有價值的貢獻之一。五穀雜糧,有益於人類而無害於身體,因而性“中”。這是中華原創醫學選擇食品最主要的標準。這個標準是建立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而不是建立在以實驗動物“檢驗”的客觀基礎上。

在這個標準裡,食品和藥品並沒有截然分開的界線。食品中略略離開“中”時就會偏涼(例如綠豆)或偏溫(例如豆豉)。如果偏離“中”較遠時,就是“寒”與 “熱”。如果更遠離“中”的就是“藥”了,這就是涼藥或者熱藥的來歷。“寒者熱之,熱者寒之”,這是中醫的治療原則,得了熱病應該用涼藥,如果熱得不那麼厲害,就不一定要藥了,用性偏涼食品(例如前述的綠豆)調節就可以了;反之亦然。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食療”了。

食療和藥膳並非同一概念。前者使用食品進行調理,而後者則是將通常歸入“藥”範圍的變成可口的食品。比如“當歸生薑羊肉湯”,既是藥,但又是美味佳餚。對於身體虛羸,冬天手腳常冰涼者而言是再合適不過的首選了。

如果是極寒或者極熱者,就叫做“毒”了。比如同是豆類的“巴豆”,普通人只要誤食一粒就會一瀉如水,因為它性極熱,常用以治療極寒的病人。所以《黃帝內經》說治病是“聚毒藥以攻之”,而不是說“聚藥以攻之”。因此,無論食品、藥物甚至毒藥都是同源的,因為目的是相同的:就是將偏離正常狀態的自組織能力恢復到常態。

西方醫學則不然。凡藥就不能是食品,食品則不准說療效,至於“毒”就更加另類了。需要再次強調的是,中醫是“以人為本”的標準,而不是以實驗動物為“本”的標準。如果以通常西醫動物模型去檢測“巴豆”的毒性,結果相反,實驗鼠吃下“巴豆”不僅不瀉肚,而且會越來越發福,看來“以鼠為本”的所謂“客觀”的標準,並非萬全。

兩種不同醫學體系的目標不同:西醫治人的病,而中醫是治得了病之人,各有自己的價值評估體系。本來兩種體系可以互補,可以互相尊重,然而今日之醫學,西醫價值評估體系“在朝”,中醫“在野”,“藥食同源”這一寶貴財富因此被質疑、被摒棄,實在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