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養生指南:大魚大肉“吃”掉鈣

我們都知道上了年紀的人消化系統功能開始衰退,所以老年便秘特別常見。老年人喜歡食用大量的富含纖維的食物,為的就是緩解便秘的症狀。其實專家並不建議老人多食纖維食物。因為過量的纖維會加入腸道運動,使體內流失大量的鈣。專家還指出大魚大肉也易“吃”掉鈣。針對這些現象,專家總結了14條日常生活常見飲食誤區。

1.多吃纖維,鈣質流失!

過多的膳食纖維使食物通過腸道速度增加,使鈣的吸收率降低;有研究表明:兩個成年人的飲食從每頓纖維含量低的精麵包改為每頓纖維含量高的粗麵包時,鈣(鎂、鋅和磷)隨著出現負平衡!

2.狂吃肉和蛋,導致鐵“滾蛋”!

現在的孩子大都愛吃各種肉類,就是不愛吃蔬菜和水果,家長也認為:只要多吃富含鐵鋅的肉魚蛋,蔬菜水果吃不吃無所謂。結果是:不但孩子的體重蹭蹭地往上“竄”,而且一檢查照樣患有缺鐵性貧血。

因為人們膳食中所攝入的瘦肉、動物內臟、蛋黃中的鐵多為三價鐵,不易被人體吸收,只有在有維生素C和酸味物質(富含蘋果酸、酒石酸、檸檬酸等多種有機酸)存在的情況下,轉化成二價鐵才能被人體充分地吸收和利用。

而維生素C和酸味物質在蔬菜和水果(如獼猴桃、檸檬、鮮棗、酸棗、橘子、草莓、蘋果)中含得最多。

如果一味地只吃瘦肉、動物內臟、蛋黃等食物,而不吃或少吃蔬菜和水果,這些食物中的鐵質就不能被人體吸收與利用,造成營養的極大浪費,出現缺鐵性貧血。

3.鈣磷失衡“趕走”鈣!

鈣磷比例失衡是導致目前人們缺鈣的元兇。

正常情況下,人體內的鈣磷比例是2∶1,然而,現實生活中,人們過多地攝入碳酸飲料、可樂、咖啡、漢堡包、比薩餅、小麥胚芽、動物肝臟、炸薯條等大量含磷的食物,磷的含量往往超過了鈣10倍以上,使鈣∶磷比例高達1:10~20,鈣磷的比例嚴重失衡,這樣,飲食中過多的磷便會拼命地把體內的鈣“趕”出體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