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果酒的歷史及製作原理

果酒是深受年輕女性喜愛的飲品,因為它時尚、健康且味道甜美。您對果酒的歷史及製作原理瞭解嗎?不妨再一起回顧一下吧!

果酒是用水果釀造的酒,是人類最早學會釀造的酒,早在6000年前蘇美爾人和古埃及人已經會釀造葡萄酒了。

自然界中的單糖大部分存在於各種水果之中,主要為葡萄糖和果糖,水果中的糖在合適的溫度和濕度條件下,就可以被自然界中存在的微生物發酵產生酒精。

早在幾萬年以前,人類已經會貯存食物,採集貯存的水果。經一段時間後,就會自然產生酒精。尤其在濕度較高的歐洲,對酒精比較敏感的孕婦吃了這種水果可能會流產。經過幾萬年的自然選擇,歐洲的白種人對酒精都有了一定的抵抗力,大部分人喝酒臉不變色;而在亞洲因為冬季氣候寒冷又乾燥,水果不容易發酵,缺乏這種自然選擇的機會,因此黃種人酒精過敏的比例較高,大部分人喝酒都會臉紅,尤其是從未接觸過酒精的印地安人,有一種說法認為印地安民族是毀於白種人帶去的酒和梅毒。

果酒製作的原理

果酒的製作離不開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厭氧微生物。有氧條件下,酵母菌進行有氧呼吸(C6H12O6+6O2→6CO2+6H2O),大量繁殖。無氧條件下,進行無氧呼吸(C6H12O6→2C2H5OH+2CO2)即進行酒精發酵,產生酒精。

酒精發酵時一般將溫度控制在18~25℃。在葡萄酒的自然發酵過程中,其主要作用的是附著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在在發酵過程中,隨著酒精度數的提高,紅葡萄皮的色素也進入發酵液,使葡萄酒呈現深紅色。在缺氧、呈酸性的發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長繁殖,而絕大多數其他微生物因無法適應這一環境而受到抑制。

對於果酒的歷史及製作原理您有所瞭解了嗎?知道這些常識後,也許會增加您品果酒的效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