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老人飲食需求大匯總

飲食與營養是維持生命的基本需要,是維持、恢復、促進健康的基本手段。同時,在相對單調的老年生活中,飲食的製作和攝入過程對老年人來說還可帶來精神上的滿足和享受。因此,改善飲食營養以防止衰弱和老年多發病,維護老年人的健康,也是日常生活護理中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老年人的營養需求

1)糖類供給的熱量應占總熱量的 55% ~ 65%。隨著年齡增加,體力活動和代謝活動逐步減低,熱量的消耗也相應減少。一般來說, 歲以後熱量的提供較年輕時減少 20%, 歲以後減少 30%,60 70以免過剩的熱量導致超重或肥胖,並誘發一些常見的老年病。老年人攝入的糖類以多糖為好,如穀類、薯類含較豐富的澱粉,在攝入多糖的同時,還可提供維生素、膳食纖維等其他營養素。而過多攝入單、雙糖(主要是蔗糖,其他如砂糖、紅糖等)能誘發齲齒、心血

管疾病與糖尿病。

2)蛋白質原則上應該是優質少量。老年人的體內代謝過程以分解代謝為主,需要較為豐富的蛋白質來補充組織蛋白的消耗,但由於其體內的胰蛋白酶分泌減少,過多攝入蛋白質可加重老年人消化系統和腎臟的負擔,因此每天的蛋白質攝入不宜過多,蛋白質供給能量應占總熱量的 15%,還應儘量供給優質蛋白,應占攝取蛋白質總量的 50% 以上,如豆類、魚類等可以多吃。

3)脂肪應適當攝入。老年人膽汁酸的分泌減少,脂酶活性降低,對脂肪的消化功能下降,且老年人體內脂肪組織隨年齡增加而逐漸增加,因此膳食中過多的脂肪對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均十分不利;但另一方面,若進食脂肪過少,又將導致必需脂肪酸缺乏而發生皮膚疾病,並影響到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因此脂肪的適當攝入也十分重要。總的原則是:由脂肪供給能量應占總熱量的 20% ~ 30%,並應儘量選用含不飽和脂肪酸較多的植物油,而減

少膳食中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的攝入,如多吃一些花生油、豆油、菜油、玉米油等,而儘量避免豬油、肥肉、酥油等動物性脂肪。

4)無機鹽。老年人容易發生鈣代謝的負平衡,特別是絕經後的女性,由於內分泌功能的衰減,骨質疏鬆的發生將進一步增加。應強調適當增加富含鈣質的食物攝入,並增加戶外活動以幫助鈣的吸收。由於老年人體內胃酸較少,且消化功能減退,因此應選擇容易吸收、富含鈣質的食品,如奶類及乳製品、豆類及豆製品,以及堅果如核桃、花生等。

此外,鐵參與氧的運輸與交換,缺乏可引起貧血,故應注意選擇含鐵豐富的食物,如瘦肉、動物肝臟、黑木耳、紫菜、菠菜、豆類等,而維生素 C 可促進人體對鐵的吸收。老年人往往喜歡偏鹹的食物,容易引起鈉攝入過多但鉀不足,鉀的缺乏則可使肌力下降而導致人體有倦怠感。

5)維生素在維持身體健康、調節生理功能、延緩衰老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富含維生素 A、維生素 B、維生素 C 的飲食,可增強機體的抵抗力,特別是 B 族維生素能增加老年人的食欲。蔬菜和6)膳食纖維主要包括澱粉以外的多糖,存在于穀、薯、豆、蔬果類等食物中。這些雖然不被人體所吸收,但在幫助通便、吸附由細菌分解膽酸等而生成的致癌物質、促進膽固醇的代謝、防止心血管疾病、降低餐後血糖和防止熱量攝入過多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老年人的攝入量以每天 30g 為宜。

7)水分。失水 10% 就會影響機體功能,失水 20% 即可威脅人的生命。如果水分不足,再加上老年人結腸、直腸的肌肉萎縮,腸道中黏液分泌減少,很容易發生便秘,嚴重時還可發生電解質失衡、脫水等。但過多飲水也會增加心、腎功能的負擔,因此老年人每日飲水量(除去飲食中的水)一般以 1500mL 左右為宜。飲食中可適當增加湯羹類食品,既能補充營養,又可補充相應的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