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產後恢復4大忌諱 新媽不該有

母親十月懷胎,一朝分娩,體內一切力氣似乎都被抽走,身體虛乏,血氣空虛,這時母親需要好好的調養,進行產後的恢復。在調養恢復期間,母親要注意很多事情,首先就是飲食和睡眠,另外,母親也要注意大小便問題,這也會影響到產後恢復的。

1.不敢排便

在生產之後,母親會感到下體疼痛,不敢解大小便,怕引起傷口裂開,加劇疼痛感,但是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母親在生產之後如果感到有大小便,就要立即解決,否則積留在體內,會導致大便秘結,反而影響身體健康。所以在分娩之後,要儘早地大小便,之後再清洗尿道,預防產後感染。

2.產婦要使用衛生棉來吸收血液,不要使用衛生紙,或者是棉布,防止因為不夠清潔而導致身體受到細菌感染。

3.排便疼痛


在分娩之後,如果母親需要大小便的話,可能會感到疼痛,這時,母親可以使用溫水擦拭,幫助緩解傷口裂開的疼痛感。另外要多喝水,防止大便幹硬不利於排便,或是因為排便用力導致傷口裂開。

4.懶於活動


產婦在坐月子的時候,可以適當的運動一下,雖然不下床,但是在床上也可以做些簡單的運動,幫助身體恢復,像一些蹺腿,彎腿的動作,可以幫助產婦恢復子宮,當然也可以下床走走,但是要注意不能過於勞累,否則會導致子宮下垂。另外適當的運動也可以避免產婦長期坐褥導致子宮移位。所以,母親要注意不能一直長臥於床上。此外就是飲食的調養,不管怎樣,身體的營養要保證充足,不能缺乏,否則身體不能正常恢復,保證營養的均衡也能加快身體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