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用藥最容易犯的7個錯誤
我國每年大概有250 萬人因用藥錯誤或者藥物不良反應生病住院,其中有高達20萬人死於用藥不當或者用藥錯誤。中國藥學會兒科藥學組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在北京、上海、重慶等地的聾啞學校中,70% 的兒童是由於小時候用藥不當而造成聾啞的。據20世紀90年代的一項統計顯示,我國聾啞兒童達180萬人,藥物致聾占60%,約100萬人,並且以每年2萬~4萬人的速度在遞增。實際上,多數用藥問題並不是藥物本身品質不過關,而是由於選擇或者使用藥物不當造成的。在此,我總結自己的臨床經驗,給大家講講寶寶用藥最容易犯的7個錯誤。
搞混藥名,看錯包裝
《國家用藥錯誤報告專案》統計顯示,將近1/4的用藥錯誤因搞混藥名所致。例如,用於兒童退燒的泰諾林和用於兒童感冒症狀的泰諾。泰諾林是單一成分的藥品,有效成分是對乙醯氨基酚。泰諾(通用名:酚麻美敏)是複方成分藥品,含4 種成分,除了對乙醯氨基酚外,還含鹽酸偽麻黃堿、氫溴酸右美沙芬和馬來酸氯苯那敏。現在不主張給兒童使用複方感冒藥,因為兒童感冒多由病毒引起,只需用退燒藥將體溫控制在38.5℃以下,一般5~7天就可自愈。
對於兒童高燒不退,我們一般建議使用泰諾林,如果搞混藥名選了泰諾,則可能燒沒退下來,反倒給兒童帶來嗜睡、乏力以及食欲不振等副作用,不利於恢復體力,反而使病程延長。
藥品包裝相似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尤其是同一家藥廠生產的不同藥品。例如,兒童常用藥泰諾林滴劑、美林滴劑和艾暢滴劑,是同一個藥廠生產的3 種不同藥品,但最近它們的外包裝越做越像,不僅尺寸大小相似,連顏色都趨於一致。所以,家裡備了同一藥廠不同藥品的家長也需格外小心,給寶寶用藥前切記仔細核對,必要時找人核對,以免拿錯藥、用錯藥。 文章導讀
很多家長都有一個錯覺,以為藥吃得越多,病好得越快,於是中藥加西藥,多種藥一起服。事實上,無論中藥還是西藥,絕大多數藥物進入體內要經由肝臟代謝滅活、腎臟排泄清除。由於兒童的肝腎功能還不健全,因此應儘量避免多種藥物同時服用,以免造成肝腎損傷。
如果病情需要多藥同服,也應該知道如何正確服用。例如,當需要中藥和西藥同服時,我們一般建議兩種藥物至少間隔1 個小時服用。
多種藥物同時服用時,還需注意各藥物的有效成分,以避免重複用藥,加重不良反應。再次強調,退燒用的對乙醯氨基酚成分同時存在于許多複方感冒藥中(參見第243 頁附錄2《常見感冒藥所含有效成分分析》), 如果退燒的同時還服用複方感冒藥,就有可能導致服用對乙醯氨基酚過量,造成肝損傷。再比如抗過敏的馬來酸氯苯那敏成分在很多複方感冒藥裡也存在,成分列表裡可能寫的是氯苯那敏,如果家長們不知道俗稱的撲爾敏就是氯苯那敏,給寶寶服撲爾敏的同時也服含氯苯那敏的感冒藥,很容易造成撲爾敏過量,導致寶寶昏睡不醒,嚴重者可造成意識喪失。 文章導讀
藥品有不同的劑量單位,比如毫升(mL)、毫克(mg)等。有的時候,一些醫生還喜歡用簡寫,這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在此提醒家長們一定要仔細識別。例如,抗過敏的西替利嗪滴劑,兩歲以下兒童每次用的劑量是0.25 毫升(相當於2.5 毫克),有些醫生喜歡寫2.5 毫克,如果把這裡的2.5 毫克錯看成2.5 毫升,那給孩子服用的量就達到中毒量了,嚴重者會導致兒童死亡,美國就曾報導過這樣的例子。
泰諾林在中國市場上有兩個濃度的產品,混懸劑的藥物濃度是160 毫克/5 毫升,而滴劑是500 毫克/5 毫升,如果家長不仔細核對濃度,很容易給錯劑量。 文章導讀
保健品市場一直很紅火,不少家長怕寶寶缺維生素或微量元素,選擇給兒童服保健品。為了在口味上吸引寶寶,保健品的廠家把產品的口味做得很好,以至於不少寶寶把保健品當糖吃。例如,不少媽媽給寶寶海淘“小熊糖”,這是一種兒童型多種維生素,口味好而且外形可愛,孩子們很愛吃。國外報導過多個服用小熊糖過量的案例,都是兒童趁父母不注意誤服導致的。
保健品吃多了也會中毒,提醒家長們要告訴寶寶這不是糖,要把保健品放在寶寶夠不到的地方或者鎖進櫃子裡。 文章導讀
濫用抗生素
寶寶感冒發燒,家長們首先擔心發展成肺炎,於是給他們隨意使用抗生素預防肺炎。事實上,感冒發燒沒那麼容易就發展成肺炎。抗生素可以用來治療細菌性肺炎,但不能預防肺炎,預防肺炎可以考慮接種肺炎疫苗。濫用抗生素將增加抗生素耐藥的概率,導致寶寶一旦真正需要使用抗生素時,抗生素不再起作用。
對於抗生素的使用,還有一些誤區:其一,病好了立刻停用抗生素,沒用夠療程也容易導致細菌耐藥。其二,隨意停用或頻繁更換抗生素。抗生素治療細菌性☆禁☆感染是個逐漸起效的過程,需要2~3 天才能看出效果,並不是吃了一個劑量就能立竿見影,因此不要隨意停用或頻繁更換。其三,抗生素越新越好,一進醫院就要求醫生開三代頭孢。事實上,抗生素沒有誰比誰更厲害一說,不同的感染部位的致病菌不同,因此不同的抗生素針對不同的致病菌。比如皮膚軟組織感染,一代的頭孢就很有效。 文章導讀
西藥由於是經過臨床試驗才批准上市的,所以在試驗過程中出現的不良反應都會在藥品說明書中注明。中藥由於是祖國醫學文化的傳承,沒有特別嚴格的臨床試驗,因此藥品說明書裡的不良反應通常注明“尚不明確”。
“尚不明確”只表明沒有可參考的臨床資料,不代表安全。100% 植物來源的藥物也不代表100% 安全,要知道,很多西藥最初的來源也是植物,比如阿司匹林。提醒家長們不要隨意給寶寶吃所謂的“小中藥”來強身健體,要牢記“是藥三分毒”。 文章導讀
由於中國藥品安全問題頻出,導致家長們選擇海淘藥品,這裡面其實存在很大的風險。
第一,由於語言障礙,很多家長無法瞭解海淘藥品的真正用途和用法用量。比如“小蜜蜂”紫草膏,淘的時候商家可能會誇大它的療效,說成是可以吃的萬用藥膏,但實際上,它在美國只用於提神醒腦、緩解疲勞,僅限兩歲以上人群使用,每天最多使用3~4 次,兩歲以下兒童使用要諮詢醫生。它裡面的主要成分提取自紫草科植物,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曾就它的口服補充劑發出過肝毒性的警告,因此外塗要避開潰破的皮膚才不會有肝毒性。
第二,由於對網上商家缺乏監管,很難保證海淘藥品品質,也很難及時獲得藥品的不良反應資訊。例如有人海淘了緩解出牙不適的藥膏,成分列表裡標明含苯佐卡因。事實上,因為這個成分可能會引起嚴重的高鐵血紅蛋白血症,所以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和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都發出過警告:不要給兩歲以下幼兒使用含苯佐卡因成分的藥膏,應該選擇牙膠或用手指按摩牙床來緩解寶寶出牙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