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質疑劉太醫的養生之道

劉太醫最著名的言論就是吃肉了,來看病其他不需要,就需要一口好鍋就行了,好鍋用來煮湯,所以一時間大街小巷開始燉肉,並且只喝湯不吃肉,這種做法可行嗎?我們請教了真正的營養學專家:北京協和醫院營養科副主任于康來給我們講解如下:

“劉太醫”其人

劉太醫系列養生書籍的作者劉弘章、劉浡在書中稱:劉家高祖劉純,字景厚,號養正老人,湖北省咸寧人。生於西元1363年,卒於西元1489年,享年126歲。劉純被明清兩朝太醫院尊為太醫保護神,奉旨以囚試醫,帶領醫官經過66年努力,總結出一套預防疾病的養生十條,和治療疾病的生饑、食療、慎用藥的三分治七分養方法。

質疑 1

“常吃肉塊催人老”?

“食肉塊發眩暈,亦蓄肉毒。而熬湯解百毒。”———劉純《短命條辯》

書中稱:人不能吃塊狀的肉,因為肉塊中的脂肪是人類的大敵。此外,人不能吃肉塊而要喝肉湯。

北京協和醫院營養科副主任于康:用肉燉湯可行,但不能只喝湯而不吃肉。因為湯裡的營養物質遠不如肉本身含的營養。如果長期只喝肉湯而不吃肉,會導致營養不良。

燉12個小時能讓肉中的脂肪變少。而肉中的嘌呤(生物體內一種堿基,代謝物為尿酸)不會隨燉的時間而發生改變,它是沒辦法去除的。燉的時間過久,只會令湯中的嘌呤物濃度加大,其代謝物尿酸,沉積在關節或軟組織中容易引起關節炎及痛風。此外,燉的時間過長,即便是保持在一個穩定的溫度下,也會破壞食物中的營養成分,如會破壞維生素,會使蛋白質凝結。

肉,尤其是瘦肉,含有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正常情況下,一個成年人一天需要進食3兩左右的瘦肉,30克的植物油。植物油是一種不飽和脂肪酸,如果可以,最好食用橄欖油。此外,要盡可能的少攝入飽和脂肪酸,比如肥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