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正確倒啤酒 避免啤酒泡沫

相信不少喝啤酒的朋友在倒啤酒時都會受到啤酒泡沫的困擾,泡沫的產生原因是什麼、如何才能避免泡沫產生呢?來瞭解下吧!

從瓶子裡往杯中倒啤酒,急性子的人,把瓶子拿得很高,有點象倒大碗茶似地,讓啤酒水柱沖向杯底,結果總是倒滿一杯泡沫,泡沫流淌得一桌子,待泡沫消失後,杯子裡的啤酒卻所剩無幾。

熟練的服務員則將杯子盡可能傾斜,將瓶口緊靠杯沿,讓啤酒緩慢地沿杯壁流向杯底,隨著杯子裡啤酒增多,再徐徐將杯子傾角調正到豎直的位置,這樣可以倒滿一杯啤酒而不產生多少泡沫。人們不無詼諧地把這種倒啤酒的竅門總結為三個含諧音的成語:“歪門斜倒(邪道),杯壁(卑鄙)下流,改斜(邪)歸正。”

啤酒、香檳酒、可樂等清涼飲料,都是二氧化碳的過飽和溶液。在不密封的條件下,二氧化碳也會慢慢分離而散逸到空氣中去。新鮮的這類清涼飲料,含二氧化碳愈多品質就愈高。這也正是往杯中倒啤酒帶來麻煩的原因。

我們把前面說的兩種倒啤酒的方法稱為直沖式與斜溜式。為什麼斜溜式產生的泡沫少,而直沖式的倒法產生的泡沫多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得從氣體的溶解度開始研究。

二氧化碳溶解到水中的量,通常用單位體積水能溶解多少體積的二氧化碳來度量,稱為溶解度,是同溫度和壓強有關的量。溫度低時溶解度大,高時溶解度小。在高壓下溶解度大,低壓時溶解度小。如果在高壓強條件下新鮮啤酒突然減小壓強,就會分離出二氧化碳而冒泡。在密閉的容器裡,冒出的氣泡使容器內的壓力升高後,達到高壓下溶解度,氣泡就不再冒了。我們在開香檳酒瓶時,聽到“啪”地一聲,報上也曾看到開啤酒瓶,瓶蓋飛出傷人的消息,這都是因為容器裡壓力較高的緣故。

如果你想讓啤酒不冒泡地倒滿杯子,你就應當在倒的過程中,儘量減小啤酒杯中液體的相對速度,盡可能使注滿杯子的過程變為準靜態。前面說的直沖式之所以不適用,就是因為這種方式使啤酒柱有較大的動量,從而杯中的啤酒速度差加大,而且形成大量的小旋渦。而斜溜式,一方面降低了啤酒從瓶口到接觸杯子這段落差,使啤酒入杯時的動能減小; 另一方面杯子傾斜可以將啤酒柱對杯子的正衝擊變為斜衝擊,從而減小啤酒接觸暫態的動量改變; 再者斜溜過程,增加啤酒溜到杯底的路程,在這溜的過程中杯壁近處的邊界粘性層造成對啤酒的阻力也可以減小啤酒到達杯底的速度。所以它基本上滿足盡可能準靜態的要求。整個過程中泡沫較少。

啤酒中含二氧化碳較多,為什麼喝起來就會覺得舒服,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二氧化碳溶解度與溫度的依賴關係。當你倒滿一杯冰過的碑酒後,試用一根筷子插入杯中。你就會發現筷子周圍爬滿了小氣泡。這是因為筷子初始溫度比啤酒高,筷子周圍啤酒中的二氧化碳在溫度高時溶度小,便分離出來爬在筷子上。同樣啤酒喝進體內,體內溫度比啤酒高,在從口、食道與胃壁的粘膜上也會很快地附著大量的氣泡。我們還知道氣泡的熱傳導效率是比較低的。這樣,當你喝了比體溫低很多的清涼飲料時並不會有過份冰涼的感覺。我們知道,粘膜驟然溫度下降,會使它附近的血管收縮,神經活力降低,同時消化能力和胃口也相應地變得遲鈍。啤酒中氣泡的作用也正是使人既覺得涼爽又不致倒胃口而保持旺盛的消化能力。由於這個原因,你也許注意到,在炎熱夏季,當你吃完一杯冰激淩再開始吃飯,會覺得胃口不佳,而喝完涼啤酒再吃飯,還會吃得津津有味,這就是因為後者產生氣泡的緣故。

現在您是不是對於如何避免啤酒泡沫的產生有了新的瞭解了呢?下次再和朋友喝啤酒時可以著實的露一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