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大齡剩女是不孕症的親睞人群

在現在大力提倡優生優育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對最佳生育年齡並不是很清楚,從優生學來看,女性最適宜的孕齡應該是25到28歲,此時很多大齡女青年似乎訝然,30以後的女性的優質的卵子會逐日減少,隨著年紀繼續增長,卵巢的功能也會衰退,不孕症也就由此而來,此時在懷孕不僅對孕婦本身不好,而且也會讓寶寶健康成為疑問。

“30歲前不想要,30歲後要不到”,當今不少不孕症女性這樣慨歎。據重慶某醫院資料表明,32-38歲的年齡段女性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生育障礙,重慶不孕不育人數以9.3%的比例逐年上升。而在不孕不育率攀升的背後,我們看到的是越來越多的不孕不育夫婦四處奔波、詢醫求藥的身影。

大齡女遭遇生育瓶頸

35歲的小林和丈夫結婚多年,之前有過兩次意外懷孕的經歷,因工作原因被迫做了人工流產。後來。兩人工作穩定、經濟條件好轉了,渴望有個自己的寶寶時候,卻始終被不孕的 “噩夢”糾纏著。幾年來,不知跑過多少醫院、吃過多少藥,夢想卻始終沒能實現。難道孕育新生命這麼平常的事,對小林夫婦就那麼難嗎?

“像小林這種情況的女性不在少數,門診每天都會接到很多存在生育障礙的大齡女性。”據不孕科醫生解釋,由於工作生活壓力加大,越來越多的職業女性把生育年齡定於30—35歲。而就生育能力來講,年齡是至關重要的因素。

在不少職場女性忙於打拼事業,推遲結婚生育時間,身體透支勞損,甚至出現閉經、潮熱等早衰症狀,等想要孩子時,生育能力已明顯下降。而從優生學上講,女性最佳生育年齡為25—28歲。 30歲後,優質卵子數量日漸縮減。 35歲後,卵巢功能開始衰退,卵子老化,子宮內膜異位症、盆腔炎等疾病發生幾率增加,這些都是導致不孕的常見病因。

不良嗜好成不育“幫兇”

與原發性不孕不育率的增加比較緩慢相比,近年來,因環境污染、生活壓力、不適當避孕措施等因素引起的不孕不育增幅較快。其中,男性不育人群逐年上升。世衛組織指出,人類精子品質正在全球範圍內不斷下降。與70年前相比,目前男性精子數目降低40%以上,精子密度幾乎下降了一半,平均每年下降1%。除了器質性病變外,其原因與環境污染、工作壓力和嗜好煙酒等不健康生活方式不無關係。

醫生指出,不僅不孕女性需要篩查,男性不育也同樣,現在很多不孕不育患者缺乏生殖生理常識的基本瞭解,當出現不孕情況時,首先想到的就是讓妻子前往婦科醫院進行相關檢查,殊不知丈夫也同樣需要檢查。夫妻同查同治,才可以避免在治療中走彎路,不會耽誤最佳治療時間。

適齡生產做好優生優育

很多不孕不育患者在治療兩年左右的時間,若是無法懷孕就會考慮借助試管嬰兒的技術,事實上,部分不孕症患者只需簡單的治療就可以懷孕,而造成不孕不育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經過系統的檢查和治療,而且一定要選擇正規的不孕不育專科醫院進行。

自2003年取消婚檢以後,重慶婚前檢查率從2003年的98%大幅下降到2008年的0.9%,而出生缺陷兒發生率則由2003年的0.32%,上升到2008年的近0.9%,增加到原來的近3倍。優生優育檢查不僅可以排查出夫妻是否患有不孕不育症,而且還可以檢查出適孕女性的子宮狀態,為寶寶提供一個最佳的孕育環境,減少畸形兒的出生率。

不孕症的出現不僅是影響兩個人的夫妻生活的美滿,還會破壞兩個家庭的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