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黃疸型肝炎
急性肝炎的患者已經很多了,患有肝炎後我們的生活就會受到很多的影響,而且這一疾病是會傳染的,在平時的生活中大家要做好預防,急性黃疸型肝炎就是急性肝炎中很常見的一種,它的病因有很多,一般患者的病程會持續2至4個月,在前期會出現關節酸痛,和低熱的症狀。
急性黃疸型肝炎是目前比較常見的疾病了,患者會出現很多不適的症狀,這一疾病也分為不同的階段,有黃疸前期,黃疸期,恢復期,一定要及時的去檢查,檢查的專案也是很多的,並做出科學的治療。
急性黃疸型肝炎是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一個類型,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消化道傳染病。臨床表現為起病急,食欲減退,厭油,乏力,上腹部不適,肝區隱痛,噁心,嘔吐,部分病人畏寒發熱,繼而尿色加深,鞏膜、皮膚等出現黃疸。
本病的現代針灸治療,始于五十年代初,1958年之後,陸續出現了具有一定數量樣本的報導,但未能推廣。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以來,針灸治療本病已獲得醫務界的極大重視,在上海、湖北、江蘇等10餘個省市廣泛開展了臨床和實驗研究,取得了較大的成果。根據近年來臨床資料的統計,針灸治療本病,無論近期或遠期療效,成人或兒童,其治癒率均在85%左右[1]。不僅復發率低,且和中藥或西藥比較,在恢復食欲,消退黃疸,改善肝功能等方面,針灸均略勝一籌[2]。
當然,針灸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也有一定適應症。一般適於普通型,重型病人針灸只是綜合措施之一。其次,即使是普通型,也最好是單純性的,不宜有夾雜症。另外,針刺治療急性無黃疸型肝炎療效不及黃疸型。目前,我國比較公認的針灸適應症標準是:(1)病程在2周以內;(2)具有上述典型臨床症狀;(3)體征方面見肝臟腫大,局部有壓痛和叩痛,黃疸;(4)肝功能試驗有2項以上異常 。
關於針灸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的作用機理尚不夠清楚,有人通過實驗研究,認為針刺可能是通過利膽作用促使黃疸下降的因素之一;而淋巴細胞轉化試驗的觀察提示,針刺的作用可能與提高人體特異免疫功能有關。
分期
急性黃疸型肝炎根據臨床表現可將其病程分為三期,階段性比較明顯,總病程約2-4個月:
(1) 黃疸前期:
約數日至2周。多數症狀緩慢出現,多數病人最早的感覺是全身乏力,繼而食欲不振、厭油、噁心嘔吐、腹脹,甚至不能進食。小兒常伴有低熱,約三分之一的患者有中度發熱,亦有高熱伴寒戰者,呈弛張熱。由於各個病人表現的情況不完全一樣,並以起病時突出的臨床症狀出現為主分為:有的病人以消化道症狀為主的消化不良型;以發熱、頭痛、上呼吸道症狀開始的流感型;以上腹部劇烈疼痛伴寒戰、高熱、黃疸、白細胞增高起病的膽道疾患型;早期以關節酸痛兼發熱的風濕型;還有惡寒、弛張熱、迅速見黃疸的敗血症型。還有部分患者起病類似瘧疾或腦炎;4%-5%的患者可見蕁麻疹、丘疹及紅斑樣皮診。兒童可見頸後淋巴結腫大。這些說明肝炎病人的症狀極為複雜,除有共同性外,尚有各自的特點。只有充分認識肝炎急性期發病的複雜性,才能作出早期診斷。
(2)黃疸期:
約為2-6周。主要表現為黃疸的出現和加深。首先出現尿色黃染,繼之見鞏膜及皮膚的黃染。黃疸加深在1-2周內達高峰。隨著黃疸的加深,部分病人還會繼續明顯存在約2-6周,然後才逐漸消失。此時多數病人不再發熱。患者大便色澤變淺,肝腫大並有叩痛,皮膚瘙癢和心動徐緩。某些患者可有短期梗阻性黃疸表現,大便呈陶土色,肝功能多有明顯損害。黃疸達高峰並開始消退,消化道症狀表現改善,如食欲開始恢復,其他症狀也開始減輕。在臨床上可根據黃疸的情況特點分為四種不同類型,即輕型黃疸、普通型黃疸、長期型黃疸、反復發作型黃疸。
(3)恢復期:
一旦黃疸消退,就進入了恢復期。約2周至4個月,平均1個月。以上各種症狀多在2周左右開始消失,兒童病程較短,恢復快,約1-2個月即康復。成人中約5%長期留有肝區痛,或不適感、食欲減退及乏力,常稱之為肝炎後綜合征。
在急性黃疸型肝炎的前期會出現嘔吐,噁心,關節炎,蕁麻疹等很多的症狀,有時候這樣的症狀容易和其他的一些疾病混淆,因此不能夠及時的治療,如果有這樣症狀出現的時候,要及時的去醫院做相關的檢查,避免治療不及時引起的嚴重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