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兒童消化不良 怎樣調整飲食

隔時間,在增加乳量的同時,逐漸減少飲水量。這樣,五六天就可以恢復正常哺乳。 對於人工哺養的小兒,用上述茶水糖鹽水等飲食療法,病情好轉開始飲食時,可按照下列方法治療。用10%的米湯或焦米湯(用10克大米或10克大米炒焦加水熬成的米湯),它具有大量糊精,可幫助消化,並有收斂作用,待小兒胃腸適應後,在米湯內,漸漸加入對半的牛奶,然後再慢慢地縮短哺喂次數以及逐漸減少米湯量,增加牛奶濃度,這樣,用量由少到多,由稀到濃,逐漸調理五六天后,便可改為

兒童消化不良,怎樣調整飲食?小兒消化不良又稱小兒腹瀉。主要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稀薄帶水、呈黃或黃綠色、混有少量粘液、有酸味、食欲減退、嘔吐、溢奶等。

由於小兒消化系統還不成熟,胃分泌機能較薄弱,如餵養不當,就能引起消化不良。餵養不當的因素很多,主要是小兒進行人工餵養時,食物的質和量長期供給不足,發生營養不良,造成機體抵抗力下降;或食物的成分不合適,蛋白質供給缺少,糖類過多,引起腸道發酵,使胃腸機能受到障礙。另一種常見的原因是當小兒只適應一定種類食物時,突然改變食物的性質,或因個別小兒對牛奶及添加其它輔食品餵食後,產生過敏現象引起消化不良。

治療小兒單純性消化不良,家長應先找找原因,針對病因如不是消化道外感染等引起的,而是餵養不當所致,有時不用藥物,採用飲食療法,就可治癒。飲食療法可以糾正小兒體內的水和電解質紊亂,減輕小兒胃腸負擔,使其適當休息。因此,應給小兒禁食一切乳液和食物8—12小時,較幼小的小兒可禁食8-10小時,在此期間,只給小兒飲水,可採用茶水療法,用少許紅茶沏開,除去茶葉,具有收斂、止瀉作用。飲量按每日每公斤體重200毫升計算。除用茶水療法外,還可飲用5%糖鹽水(100毫升白開水中加入5克糖、少量食鹽);及用綠豆15克,車前草6克,加入少量白糖煎水喂飲。用上述方法,有利於吸收,防止嘔吐。用母乳餵養小兒,病情稍好轉可恢復飲食時,家長不要操之過急,仍要注意增加小兒飲食量。開始哺母乳時,應按每5—7小時1次,每次5—7分鐘,在喂乳的間隔中,應給予穿插喂飲上述的液體,三天后,應逐漸地延長喂乳時間並且縮短間隔時間,在增加乳量的同時,逐漸減少飲水量。這樣,五六天就可以恢復正常哺乳。

對於人工哺養的小兒,用上述茶水糖鹽水等飲食療法,病情好轉開始飲食時,可按照下列方法治療。用10%的米湯或焦米湯(用10克大米或10克大米炒焦加水熬成的米湯),它具有大量糊精,可幫助消化,並有收斂作用,待小兒胃腸適應後,在米湯內,漸漸加入對半的牛奶,然後再慢慢地縮短哺喂次數以及逐漸減少米湯量,增加牛奶濃度,這樣,用量由少到多,由稀到濃,逐漸調理五六天后,便可改為正常的乳量。一般採用這種飲食療法,輕腹瀉3—4天,重的5—10天就可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