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秋季運動可防“老慢支”

秋季氣候轉涼,易發慢性支氣管炎。合理的運動有助提高機體的抵抗力,預防慢性支氣管炎的發作。秋季又是養肺的時節,更需要注重呼吸系統的保健。本期特別為支氣管炎患者推薦一些針對性的運動方法。

運動能緩解不良症狀

慢性支氣管炎是一種常見病,尤以老年人居多,秋冬季節為發病高峰。粉塵、大氣污染、刺激性煙霧、長期吸煙的慢性刺激是主要病因;氣候寒冷、過敏因素也是發病的誘因;機體抵抗力減弱,呼吸道局部防禦功能降低,則是引發慢性支氣管炎的內因。其主要症狀是咳嗽、咳痰、喘息或氣短,尤以清晨或夜間為重,痰量增多。當併發肺氣腫時,除有咳、痰、喘等症狀外,還逐漸出現呼吸困難。

運動療法對肺功能的改善大有幫助,且適合各種不同程度的慢性支氣管炎。通過運動療法,可以增強體質,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改善新陳代謝,增進機體對體力活動的適應性。在控制炎症和痙攣的基礎上,減輕呼吸道阻塞的程度,可以有效地改善肺通氣量及血液與肺泡間的氣體交換,從而緩解氣短、氣促症狀。同時,運動還能消除或減少引起支氣管刺激的原因,促進氣管內痰液的排出,減輕支氣管炎症,增強心肺功能。

#p#副標題#e#

學會正確的呼吸方式

首先應糾正不合理的呼吸方式。肺氣腫時橫膈被壓低且活動受限,胸廓亦處於相對的吸氣狀態,為了彌補呼吸量的不足,患者常在吸氣時動用輔助呼吸肌,甚至錯誤地在吸氣時收縮呼氣肌──腹肌。結果是呼吸變得淺而快,特別費力,氣體的交換又不充分,因而進一步加重了氣短症狀。

呼吸操鍛煉能使患者學會放鬆緊張的呼吸肌,著重改善呼氣過程和肺通氣量。

腹式呼吸(也稱橫膈呼吸) 這種呼吸方式是指在呼吸過程中,通過有意識地改變腹部肌肉的張力和腹腔內壓力,來延長呼氣時間。即吸氣時腹肌放鬆,腹部向外隆起,使膈肌下沉,擴大胸腔容積;呼氣時,腹肌收縮,腹部向內凹陷,使膈肌上抬,擠壓肺臟,排出肺裡空氣。

縮嘴呼吸 用鼻吸氣,空氣經鼻腔的吸附、過濾、濕潤、加溫,可以減少對氣管的刺激。將嘴唇收縮成吹笛狀,使氣體通過縮窄口形徐徐呼出,可以延緩支氣管壁的閉塞。

全身性呼吸體操 在腹式呼吸練習的基礎上,可以進行全身性的呼吸體操,即呼吸和擴胸、彎腰、下蹲等動作結合在一起,按腹式呼吸的要點進行鍛煉。

輔助療法選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能有效地改善心肺功能。一般來說,單純型慢性支氣管炎病人肺功能基本正常,在疾病的穩定期對運動的耐受性較好,對運動方式的選擇自由度較大,包括游泳、球類運動等都可進行,主要以個人的主觀症狀來調節運動量。喘息性支氣管炎病人存在某種程度的肺功能受損,對劇烈活動的耐受性較差。應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鍛煉方式,運動量由小到大,運動時間由短到長,保證運動後無明顯的氣喘發作,心率—般不超過(170—年齡)次/分鐘。

體質較弱的患者推薦步行。步行是一項全身運動,兩腿邁動能促進腹部肌肉有節律地收縮,雙臂的擺動能增加肺通氣量,改善肺功能。其鍛煉方法為:每日步行500米至1500米,以適合自己身體狀況的速度行走,行走時可間歇用中速或快速。行走時配合呼吸鍛煉,一般掌握四步一吸氣、六步一呼氣。步行鍛煉時注意鍛煉的強度應根據個人體質、疾病的程度來選擇。

特別提醒:慢性支氣管炎由氣道結構和功能的改變引起,因此很難治癒,但積極的預防和治療可以延緩病情的進展,避免產生併發症。

預防慢性支氣管炎發作,除了藥物和運動療法,患者平時應注意保暖,預防感冒,避免接觸各種誘發因素。吸煙者的慢性支氣管炎患病率比不吸煙者高20倍,故應戒煙。

有研究發現,營養不良也是慢性支氣管炎發病的一個誘因,並且許多營養素的缺乏會加重慢性支氣管炎的病情。因此,慢性支氣管炎患者要注意全面、合理的飲食結構。對沒有其他系統疾病(如糖尿病、腎病等)的患者來說,一般以高糖、高蛋白、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