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密集物恐懼症

文章導讀

密集物恐懼症是目前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這種疾病的患者,往往將很多不相關的東西聯繫起來,例如:將密集的物體和其他動物、生物或者和人聯繫在一起,產生的一種恐懼的心理。在日常生活中還會出現,冒汗,緊張,害怕,甚至是因為一些小事,而感到極度的不適。


密集物恐懼症對於患者的身和心都是倍受折磨的,往往容易產生過度的自卑心理,甚至影響了正常的與人交際等。因此及時治療和發現病症,對於病情是很有幫助的,大家一定要重視。

密集物恐懼症

密集物體恐懼症其真正恐懼的原因是將密集物體跟人類或者其它生物體聯繫起來,將不符合正常人體規律的密集物體跟強加到類人和人體身上,並且網路上的對密集物體的恐懼症加重了此類恐懼的發展與傳播,所謂的蓮蓬圖正是利用的是這一點嚇到不少人,圖片本身並不噁心,只是一種心理反應而已,類似於有人恐高症,有人有尖銳物體恐懼症等。輕度的可以通過慢慢從輕到重的熟悉嘗試面對法克制,重度的就要看醫生了,會造成人心理不適,精神緊張,重要的是看見周圍類似的物體就會產生過敏反應。

日常生活中會出現這樣的現象,一些人對密集排列的物體很敏感,典型的例子是蓮蓬圖,看到這樣的圖片,會感到頭暈,噁心,頭皮發麻等。如反應程度輕,則無需重視,但若反應嚴重,就要小心自己是不是患上了密集物體恐懼症。

密集物體恐懼症的患者一般先前有過對密集物體不愉快的體驗而導致主觀上對這種刺激過分敏感而引起的。那麼怎樣才能克服這種日常恐懼症呢?目前比較有效的方法就是“系統脫敏法”.

它是通過一系列步驟,按照刺激強度有弱到強,由小到大,逐漸訓練心理承受能力、忍耐力,增強適應力,從而達到最後對真實體驗不產生“過敏”反應,保持身心的正常狀態。

“系統脫敏法”按照訓練方式和特點大致可分為:時間--想像式和空間--實物式。前者是以時間為線索,運用想像進行脫敏;後者則以空間為依據,運用實物進行脫敏。

時間-想像式就是將看過的能引起你不同程度害怕的密集物體進行文字記錄,然後將記錄按害怕程度排序,由弱到強。然後開始運用“脫敏”訓練:在充分的自我放鬆後,讀你的第一次記錄上的描述,儘量詳細逼真地想像當時的情景,感到有緊張反應時,可用言語暗示“停止緊張”和深呼吸、肌肉放鬆術等方法壓制或減弱緊張,直至鎮定自若;再接下去進行第二份記錄,依次逐漸訓練。最後達到在你回想起初最緊張的情景時也能夠完全或接近完全般輕鬆自如。

空間-實物式則是要直面刺激,比如先看一張最小程度令你害怕的圖片,等看到它時不再害怕,那就是說可以看下一張讓自己更害怕的圖片。按照這樣的步驟,一步一步讓自己擺脫對密集物體的恐懼。

關於密集物恐懼症這個疾病,相信大家已經有所瞭解了。其實密集物恐懼症是需要治療的,不然對於患者的心理是有很大的影響了,容易產生自卑的心理。因此作為患者的家人和朋友,及時帶患者到醫院治療,能夠有效地緩解患者的病情,還有多關心他們,能夠幫助他們早日走出陰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