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脛骨骨膜炎

文章導讀

脛骨骨膜炎是一種常見的骨科疾病,發病的人群主要集中在青少年身上。青少年尤其容易在運動中受到運動性的損傷,被稱之為脛骨骨膜炎。而脛骨骨膜炎的治療方法比較簡單,一般通過貼膏藥就能治療,或者利用針灸和中藥等,也能治療好。但是如果實在疼痛,最好還是要到醫院治療。

脛骨骨膜炎雖然不是什麼嚴重的疾病,發病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運動過猛和過於激烈造成的,所以我們做運動之前,應該做好熱身運動,防止不小心拉傷肌肉,拉傷脛腓骨等,造成疼痛。

脛骨骨膜炎

脛腓骨疲勞性骨膜炎是初參加運動訓練的人,尤其是青少年較常見的運動損傷,有典型的運動史、發病史和反復疼痛史。治療可用膏藥骨膜舒痛。膏治療。

症狀

一般都無直接外傷史,但有跑跳運動過多史,發病緩慢,徵象逐漸加重。疼痛是本病的主要自訴症狀。初期多在運動中或運動後出現小腿骨疼痛,休息後常可消失,再參加運動時又出現疼痛。若繼續參力加負荷較大的跑跳運動,疼痛逐漸加重,部分患者有夜間疼痛,個別嚴重者跛行。急性期多有可凹性水腫;擬小腿下段較明顯。脛骨內側面、內後緣或腓骨下端有壓痛,但壓痛點一般都與肌肉附著處無明顯關係。病程較長的患者,在脛骨內側面上常能觸摸到小結節或腫塊,壓之銳痛;腓骨疲勞性骨膜炎者,可見腓骨下端膨隆。後蹬痛是脛腓骨疲勞性骨膜炎的重要體征,即患者用足尖用力向後蹬地時出現疼痛,但用一般的抗阻屈踝屈趾試驗時並無疼痛。早期X線片上常無陽性表現,晚期且反復發作的患者,多有骨膜增生反應。症狀長期不見好轉、局限性壓痛顯著的患者,應X線拍片檢查以排除疲勞性骨折。

脛腓骨疲勞性骨膜炎的症狀:

1、小腿脛腓骨疼痛,大運動量後疼痛加劇,手觸、走路支撐時均有疼痛感,個別患者夜間痛,多為隱痛、牽扯痛,嚴重的有刺痛和燒灼痛。2、壓疼,在骨面上能摸到壓痛點,有的較局限,有的較分散。3、腫脹,局部軟組織有輕度凹陷性水腫。

造成脛腓骨骨膜炎的原因主要有三點:

1、由於長時間在水泥地上或其它較硬的場地上運動,地面彈性差而造成的。2、運動中落地緩衝技術掌握的不好或使屈肌群過度疲勞所導致的。3、運動量猛增,跑跳練習過於集中,運動時間過長,使小腿受到較大的反作用力、出汗過多。

治療

早期症狀較輕的病人,無需特殊治療,用彈力繃帶裹紮小腿,減少下肢運動,休息時抬高患肢,大多數患者都可痊癒。經常疼痛或運動後疼痛較重的病人,應休息並用彈力繃帶裹紮小腿,抬高患肢,可配合中藥外敷、按摩、針灸、碘離子透入等。治癒後重新參加訓練時,運動負荷要逐漸增加,以免再發。其中最為醫生所善用的是骨膜舒痛膏。骨膜舒痛膏具有消腫、散淤、解疼、鎮痛的作用,不僅能夠快速消除骨膜炎患者的腫脹疼痛等症狀,從而恢復正常的關節活動,而且能防止關節腫脹發作,促進骨膜組織修復,改善骨膜充血水腫狀態。

消除和預防

1、克服恐懼心理。脛腓骨骨膜炎是一種常見病,稍加治療即可恢復。2、穴位按摩。取坐位姿勢,由下至上、由輕至重兩腿交替進行。每天20分鐘。選取承山、昆侖、足三裡、陽陵泉、太溪等穴位。用溫水浸浴配合按摩治療,疼痛劇烈者在休息時要抬高患肢,緩解症狀。3、訓練前應充分做好準備活動。提高身體應激狀態,使身體發熱,減少肌肉沾滯性,克服惰性,對易損傷的小腿脛腓骨進行重點搓揉活動。4、掌握好各種運動姿勢,做好放鬆活動。減少在彈性差、較硬地面上活動;加強在緩衝動作上的自我保護和做好課後的放鬆活動,增加運動後的營養,多飲開水。5、要穿著彈性較好的鞋子,以減少因身體重力落下而造成的震動。6、炎症早期要調整運動量,減小局部負荷運動時間,減小運動強度,防止突然加大運動量,避免長時間過分集中的跑、跳、後蹬、支撐練習。

關於脛骨骨膜炎的發病原因和怎麼預防和消除這類疾病,相信大家已經有所瞭解了。首先要合理安排運動量,避免高強度的運動訓練,要適可而止,循序漸漸。更加不要做高抬腿,跨步跑等訓練,最好是在教練的指導下進行。如果不幸受傷,最好用綁帶包裹小腿,還有要注意休息,這樣就能很快地痊癒。如果病情比較嚴重,還是要到醫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