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中醫理解的運動處方

文章導讀

在中醫上我們講的是要意氣相隨,動靜結合,對於運動養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運動對於我們的身心都很有幫助,下面請中醫專家為我們詳細講解。

1.散步

散步是最原始的運動方法之一,將其視為一種主動養生的行為,在《黃帝內經》中就有明確的記載。《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說“春三月,夜臥早起,廣步於庭……養生之道也。”說明在陽春三月的清晨,自然界陽氣升發之際,於庭院中散步可以養人之生氣。散步時應保持一種輕鬆自如的狀態,正如清·曹庭棟《老之恒言·散步》所說“散步者,散而不拘之謂。且行且立,且立且行,須得一種閒暇自如之態。”此話道出了散步的深刻內涵,即應悠然自得、消遙自在。

散步有疏通經絡、運行氣血、調和五臟、強壯筋骨的作用。運動生理學證明步行首先是全身的肌肉、韌帶、關節等運動器官的活躍,繼之是呼吸、迴圈、消化、泌尿、內分泌、血液、神經系統也都處於非常活躍的狀態,並使內臟各器官的功能保持協調與平衡,提高機體的新陳代謝。

2.跑步

跑步是最受人喜愛的運動保健項目之一,簡單易行,健身效果明顯。運動養生所採用的跑步方法主要是健身慢跑,這是一種長時間、慢速度、遠距離的運動方法,目的在於提高身體素質、改變較弱的身體狀況、保持身心健康。跑步能比較安全地、最大限度地增強心肺功能,促進脂肪代謝,減少體脂的儲存,降低血中甘油三脂的含量,舒張冠狀動脈的口徑,可預防肺氣腫、冠心病、高脂血症、高血壓病及動脈硬化,同時還能增強肌力,調節神經系統及消化系統的功能。

3登高

登高的動作是在高抬腿的基礎上,克服自身的重量而向上走的一種全身運動,有時甚至需要手足並用。登高的運動量較大,可明顯地提高心肺的功能,並有強筋壯骨的功效。登高即是一種高強度的鍛煉,也是一種耐力的鍛煉。登高的過程中肌肉運動劇烈,消耗大量的能量,導致組織缺氧、呼吸變快,為緩解組織的缺氧狀態機體代償性的心跳變快以增加心輸出量。在登高的過程中動作多樣化,身體活動的部位也比較廣泛,對全身各部位的肌肉、關節、骨骼都是一個很好的鍛煉,除了力量的鍛煉外,也是人身各部位的相互協調性與靈活性的巧妙配合。登高過程中呼吸與動作的巧妙配合是一個關鍵性的技巧之一,掌握好此技巧即可以達到鍛煉的目的又不會感覺過度疲勞。

專家最後說在運動處方研究過程中,強調的是對於運動目的、種類、強度、持續時間、頻度以及實施監測等內容,這與中醫養生思想家的研究內容有異曲同工之妙。中醫養生的方法經過長期發展,不斷總結提高,具有廣泛的適應性和較強的針對性。伴隨著中國古代科學文化和古典哲學的發展,運動與靜養的養生思想和方法也漸趨成熟,形成了獨具東方特色的對後世有深遠影響的中醫養生思想,也是指導中醫養生發展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