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改善月經量過多的5大食療偏方

文章導讀

月經量過多、過少,都屬於月經不調,月經不調是女性常見的經期疾病,如果不引起重視,將嚴重影響女性的身體健康,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改善月經量過多的5大食療偏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生化蜜膏

材料:當歸益、母草各30克,川芎桃仁、甘草、丹皮各10克,炮薑5克,白蜜50毫升

用法:前七味加水5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渣,加白蜜收膏,每服30毫升,日服3次。

功效:活血化瘀,溫經調經;適用於瘀血停滯所致月經過少,色紫黑,有血塊,小腹脹痛拒按,舌正常或紫黯,或有瘀點,脈細弦澀。

2、母雞艾葉湯

材料:老母雞1只,艾葉15克

用法:將老母雞洗淨,切塊,同艾葉一起煮湯,分2-3次食用。月經期連服2-3劑。

功效:補氣攝血,健脾寧心的,適用於體虛不能攝血而致月經過多,心悸怔仲,失眠多夢,少腹冷痛,舌淡脈細。

3、兩地膏

材料:生地、地骨皮各30克,玄參、麥冬、白芍各15克,阿膠30克,白蜜40毫升

用法:前五味煎取濃汁300毫升,另用60毫升白開水將阿膠烊化,兌入藥汁內,加白蜜,置文火上調,候涼,裝瓶。每服20毫升,每日3次。

功效:滋陰養血;適用于肝腎陰虛,虛熱內擾所導致的月經過多,色紅,頭暈,心煩口渴,舌質紅,脈細弦。

4、歸地燒羊肉

原料:羊肉500克,當歸、生地各15克,乾薑10克

用法:羊肉洗淨,切塊,放砂鍋中,併入洗淨之藥及醬油、鹽、糖、黃酒,清水各適量,紅燒至肉爛,便可常服。

功效:溫中補虛,益氣攝血,適用於氣虛所導致的月經量多,色淡質虛,面色無華,神疲氣短,懶言,舌質淡,脈弱無力。

5、地黃煮酒

材料:生地黃6克,益母草10克,黃酒200毫升

用法:將黃酒倒入瓷瓶(或杯)中,加生地、益母草,隔水蒸約20分鐘,每次服50毫升,日服2次。

功效:活血止血。適用於血瘀所致之月經過多,色紫黑,有血塊或伴小腹疼痛拒按,舌質紫暗或有瘀點,脈細澀。

溫馨提示:月經不調對女性健康有很大的影響,希望廣大女性朋友引起重視,以免時間拖延太久轉換成更嚴重的婦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