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葷素搭配 長命百歲

文章導讀

關於養生,有句俗語叫“葷素搭配,長命百歲”。這句話的意思其實可以翻譯成這樣:五穀以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偏食偏愛,不病才怪。營養要均衡,來源要多樣化,才有益於健康。

人的身體需要多種營養,而在天然食物中,除了母乳,沒有任何一種物品可以滿足人體所需的全部營養。一般來說,一個人至少要吃十四種食物,才能保證人體的基本營養要求。可是不少人對食物營養存在片面的認識。

有人認為多吃魚、肉等葷菜就是營養好,不重視吃素菜及豆類;有人認為牛奶、雞蛋才是最好的營養品,看不起普通飯萊;有的人則認為素食和粗食才是人類健康長壽的保證,而對一些肉類、蛋類視若洪水猛獸,認為動物蛋白質會提高膽固醇,易得高血壓、冠心病。

有的人談膽固醇色變,甚至連雞蛋也不敢吃了。其實,人的身體需要多種營養,亦需要膽固醇。膽固醇是人體不可缺乏的物質,細胞膜的組成需要它,某些激素的合成也需要它。近年美國醫學界有人發現,癌症患者的膽固醇都低於一般人,分析可能膽固醇是一種人體重要的抗癌物質,所以提出“重新評價膽固醇”。

有些人由於長期偏食,引起機體陰陽的偏盛偏衰,因而產生某些因飲食不當的疾病。於是一些營養學家經過細緻的研究,列出了人體營養需要的表格,詳細開列出需要蛋白質多少克,熱量多少千卡,微量元素多少……這些數字作為科學研究是必要的,但一般人很難掌握,實行起來很困難。

其實只要吃得雜一點,多變換一些品種,不要偏食就行。西方營養學觀點強調單一營養成份的作用,我國傳統營養觀點,著重整體食物結構之間錯綜複雜的生物學關係。我國醫學在營養觀點上一直主張多種食物搭配食用。

《索問·臟器法時論》提出:“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合而服之,以補養精氣。”這裡所指的“五穀”、“五果”、“五畜”、“五菜”,國際上包括整個穀類、豆類、果品類、禽畜類、蔬菜類食品。

日本東京老年研究所對3600名65歲以上的老年人進行了調查,發現經常食用大豆製品、蔬菜、海鮮、肉類,脂肪等五花八門各種食物的人,其健康程度明顯高於以米飯、麵包為主食,少吃動物蛋白和脂肪的人。日本厚生省從營養平衡的觀點出發,提倡男女老幼,每日要講食30種食物,以提高身體素質。

營養學家認為,人們在日常飲食時要做到有主有副,有葷有素,只要能夠做到合理搭配,基本上就能夠實現人的營養要求。這樣才會是有益於身體健康的飲食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