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熱議

鑲牙種牙前先治牙周病 牙周病致牙缺失、營養不良

牙周病患者應在去除感染灶、處理好軟硬組織異常狀況後,再鑲牙種牙。種植後要定期維護,預防種植體周圍炎

很多牙周病患者因為怕痛怕麻煩不願看病,直到忍無可忍時就醫才發現,嘴裡不但存在著牙齦紅腫出血、牙齦退縮、牙齒鬆動等牙周問題,還往往伴有牙齒缺失、牙列不齊、牙體牙髓病變等複雜的口腔疾病。為了治病,患者需要在不同科室“轉來轉去”,十分疲累。

瞭解到,廣州已經有口腔專科醫院成立了牙周種植科,它“以患者為中心”,把牙周病、種植修復、正畸、牙體牙髓、外科等專業的醫生聯合起來,成立一個綜合性治療醫護組,由各科醫生“圍繞患者轉”進行治療。

案例:

牙周病致牙缺失、營養不良

59歲的鄭女士患牙周病多年,近日由於病情加重導致無法正常進食。除了日漸消瘦,鄭女士有時晚上還因為疼痛而輾轉難眠。上周,鄭女士到醫院就診,經詳細檢查,診斷為重度慢性牙周炎——全口6顆牙齒缺失、4顆牙齒鬆動、2顆爛牙;全口牙槽骨出現不同程度的吸收,但下頜牙的骨質情況比上頜牙要好。

鄭女士的主診醫生——廣東省口腔醫院牙周種植科主任張雪洋主任醫師將全程跟進和監督鄭女士治療,並在各專科醫生的意見發生分歧時進行協調。

在病歷上,鄭女士清楚地瞭解到未來半年她的治療計畫:1.拔除上頜的兩顆爛牙和下頜的智慧牙;2.兩個月內,對爛牙和松牙進行牙周基礎治療和根管治療;3.在基礎治療後,上頜缺失牙進行“固定橋”烤瓷夾板修復;同時下頜缺失牙採用種植義齒修復,整個療程週期約為半年,由4~5位牙周種植科負責不同項目的專科醫生共同完成。

鑲牙前:

先去除感染灶

“牙齒能夠穩立在口腔中,靠的是健康的牙周組織。但如果牙周出現問題,就像樹木一樣,一旦水土流失就會根基不穩,牙齒就會鬆動。”張雪洋介紹,菌斑是牙周病的始動因數,牙周病的發病往往與不良的口腔衛生條件有關。此外,吸煙、糖尿病、腎病等全身性疾病、家族史等也是誘因。“牙周病可引起牙齦出血、牙齒的鬆動甚至脫落。牙齒缺失的患者應及時鑲牙,否則對口腔和全身健康都有影響。”張雪洋說道。

首先,是去除爛牙、牙髓炎、根尖周炎、牙周炎、殘留牙根等感染灶。有不能保留的殘根,先拔掉;齲壞的爛牙,進行充填;患有牙髓炎、根尖周炎的患牙,需要做根管治療;牙周炎,要做牙周治療。

其次,改變由於炎症、拔牙或創傷導致的軟組織和硬組織異常。在完成上述兩個步驟後,才能鑲牙。

鑲牙:

根據骨質選擇不同修復方式

鑲牙大體可分為活動假牙、固定假牙、種植牙。根據方案,鄭女士在牙周基礎治療後,上頜牙將進行“固定橋”烤瓷連冠修復;而下頜牙則進行種植手術治療。鄭女士擔心:“為什麼上下牙的鑲牙方式不同?植牙的材料有哪些選擇,會不會影響健康?”

張雪洋解釋道,鄭女士下頜缺牙區的骨質情況比上頜要好,因此建議種植。種植牙是在牙槽骨植入鈦釘,在鈦釘上面製作假牙。種植牙無須磨除健康的牙體組織,在功能、感覺、形態、使用效果等方面與真牙非常相似,但費用較高。張雪洋提醒,雖然種植牙是目前最佳的口腔修復方式,但不是人人適合,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全身系統性疾病患者,以及患有齲齒、牙周病等口腔疾病人士不宜立即種植,需要在治療和有效控制後才能進行種植。

種植後:

防止種植體周圍炎

對於患者普遍關心的“鑲牙材料是否影響健康甚至致癌”這一問題,張雪洋表示,至今醫學上尚未發現假牙材料會致癌。張雪洋介紹,固定假牙的材料一般有金屬、金屬烤瓷、全瓷三種,一般來說,貴金屬材料和全瓷材料性能更好,但價格較高。而活動假牙一般有普通塑膠牙和高強度塑膠牙兩種。

張雪洋提醒,種植後並非一勞永逸,需要定期維護,否則也可能患上種植體周圍炎。如果炎症未得到控制,長久以後種植牙也會牙齦發炎,甚至鬆動脫落。因此,她建議,種植牙患者平時要做好家庭護理,保持口腔清潔,不要觸碰硬物、不吸煙,糖尿病患者應控制好血糖。此外,種植牙的維護與天然牙有所不同,需要使用專用的種植體維護器械和手法,一般每年複診檢查並護理1~2次。醫學指導/廣東省口腔醫院牙周種植科主任張雪洋主任醫師文/莫冠婷 通訊員江慶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