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喝骨頭湯也是一門學問

文章導讀

常言道:“傷筋動骨一百天。”據瞭解,很多骨折患者的家屬在患者骨折後會迫不及待地給其進補,而濃稠的骨頭湯就是他們最好的選擇。可是醫生指出,這是飲食上的誤區。

專家介紹,人在發生骨折時,受傷部位因氣滯血淤而腫脹,此時治療宜活血化淤、行氣消散,飲食上以清淡為主,不能過早進食肥膩滋補之品,否則不但容易增加胃腸道負擔且影響日後骨折部位的關節功能恢復。在骨折早期,患者應避免進食油膩和辛辣食品,多吃水果、蔬菜和粗纖維食物。患者骨折兩周後進入骨折的中後期,此時淤腫已大部分被吸收,骨痂開始生長,飲食上可逐漸由清淡轉為適當富於高營養,並積極攝入維生素和鈣、鉀、鋅等微量元素。此時,患者的食譜可以增加骨頭湯、豬肝、牛奶、豆腐、蝦仁等富含鈣、蛋白質的食物。

醫師為中後期骨折患者推薦了食療方“豬骨當歸枸杞湯”即用當歸10克、骨碎補15克、枸杞10克、生薑3片與新鮮豬排骨250克共煮兩小時以上,喝湯吃肉。 瞧,喝湯也是一門學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