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草原老鸛草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拼音名】Cǎo Yuán Lǎo Guàn Cǎo

【別名】紅根草(甘肅省衛生防疫站《紅根草治療急性菌痢的療效觀察》)。

【來源】為牻牛兒苗科植物草原老鸛草的全草。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高30~90釐米。根狀莖短而直立,生有一簇肥厚肉質粗糧,長6~10釐米。莖直立,略有白柔毛,向上分枝,枝上有開展的密腺毛。葉討生,腎狀圓形,直徑2.5~6釐米,7深裂,裂片倒卵狀楔形,上部深羽裂或羽狀缺裂,上面略有短伏毛,下面葉脈上有疏柔毛;基生葉和下部莖生葉有長柄,3~4倍於葉片,聚傘花序頂生,柄長2~5(~10)釐米,生2花;花柄長1~3釐米,有白色開展的密腺毛;萼片有同樣的腺毛;花瓣藍紫色,長過萼片1.5倍。蒴果長約8釐米。

【生境分佈】生於草原、林緣。分佈東北、華北、西北及四川等地。

【化學成份】根莖含鞣質,其中能被乳清蛋白沉澱的鞣質為11.9%,多酚21%。上述成分中有沒食子酸、左旋表兒茶精、右旋兒茶精、訶黎勒酸、6-沒食子醯葡萄糖、並沒食子酸和3,6-二沒食子醯葡萄糖等。根含鞣質19~34%,葉含12~20%。

【藥理作用】新鮮葉的水提取物對大腸桿菌、枯草桿菌、傷寒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粘質沙雷氏菌等有中等度的抗菌作用,而對真菌無效。

【功能主治】治菌痢。

【臨床應用】

治療急性菌痢 用紅根草1兩,甘草3錢,加水200毫升,煎至80~100毫升,每日3次分服。兒童半量。亦可加工成糖衣片服用。7天為一療程。臨床以煎劑治療187例,痊癒(症狀消失,每日大便在2次以下、外觀正常,大便鏡檢每個高倍視野白細胞不超過3個或大便培養連續3次陰性)92例(67.2%),好轉33例(24%),無效12例(8.8%)。用片劑觀察30例,痊癒27例,無效3例。本組病例發熱平均於2.8天消失,腹痛、裡急後重、左下腹壓痛分別於2.8天、2.4天、3天消失,大便性狀、次數、鏡檢紅白細胞分別於4天、2.5天、3.6天恢復正常,細菌培養24例陽性患者,一療程後複查,20例轉陰。治後對12例進行1~3個月的隨訪觀察,未見復發;細菌學複查,10例陰性,2例帶菌。副作用:僅1例服藥後有噁心、上腹部不適,於1天內消失。

此外,曾用紅根草煎劑及片劑,治療痢疾帶菌者34例,於1~3療程後大便培養均轉陰;此後又對其中29例進行細菌學複查,結果有4例陽性,經分別用痢特靈(1例)和紅根草治療1~2療程後轉陰。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