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胡麻葉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本草經集注》

【拼音名】Hú Má Yè

【別名】青蘘、巨勝苗(《本經》),蔓、夢神(《吳普本草》),胡麻苗(《壽親養老新書》)。

【來源】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葉。

【化學成份】乾燥的葉含脂麻甙0.3%。

【藥理作用】葉含膠質,加入水中可形成粘漿劑,腹瀉和痢疾病人用作飲料有緩和刺激作用。

【性味】

甘,寒。

①《本經》:味甘,寒。

②《本草圖經》:甘,滑。

【功能主治】

治風寒濕痹,崩中,吐血,陰部濕癢。

①《本經》:主五臟邪氣,風寒濕痹。益氣,補腦髓,堅筋骨。久服耳目聰明。

②《藥性論》:患崩中血凝疰者,生取一升搗,納熱湯中絞取(汁)半升(服之)。

③《千金·食治》:主傷暑熱。

④《本草圖經》:利大腸。

⑤《綱目》:祛風解毒,潤腸。又治飛絲入咽喉者,嚼之。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或搗汁。外用:研末乾擦。

【附方】

①治吐血:胡麻嫩莖葉,水煎,兌糖服。(《湖南藥物志》)

②治陰部濕癢:胡麻葉、朝陽花、朱砂。共研末,乾擦。(《湖南藥物志》)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