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低血糖症狀

(1)胰島功能亢進性:

胰島B細胞增生、腺瘤及癌瘤,如胰島母細胞瘤,功能性B細胞分泌缺陷,潛伏期糖尿

低血糖症病,家族性多發性內分泌腺瘤(包括胰島素瘤、垂體瘤及甲狀旁腺腺瘤等)。刺激腎上腺交感神經興奮引起的症狀包括焦慮、震顫、心悸和饑餓等,這些症狀常是低血糖的警示信號。導致血流動力學變化包括心動過速,脈壓增大。心電圖改變,如ST段下移,T波低平及Q-T間期延長和節律失常,特別異位性房性或室性心律不齊。嚴重時可引起心絞痛發作或心肌梗死和加重視網膜病變等各種併發症。或嚴重遲鈍的患者可表現為低體溫,這種情況在酒精誘發的低血糖中特別明顯,與其他許多體征一樣,可發生末梢迴圈衰竭,以至休克、死亡。

(2)其他內分泌腺疾病性:

如甲狀腺功能低下,腎上腺皮質功能低下,腺垂體功能低下(包括生長激素缺乏、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缺乏、促甲狀腺激素缺乏),胰島α細胞損傷致胰高糖素缺乏等。

(3)肝病性:

如重症肝炎,肝硬化,肝癌,肝壞死及Reye綜合征(脂肪肝、腦病)等。

(4)遺傳性肝酶缺陷性:

如糖原累積病,半乳糖血症及果糖不耐受等。

(5)消化疾病性:

如胃腸手術後,消化性潰瘍病,急性胃腸炎,慢性胃腸炎,十二指腸炎,消化系統腫瘤,慢性腹瀉與吸收不良和消耗過多等。

(6)藥源性:

如胰島素、磺脲類藥物中的格列苯脲、雙胍類降糖藥中的苯乙雙胍等過量,其他如乙醇、水楊酸鈉、酚妥拉明、異煙肼、保泰松、抗組織胺製劑、單胺氧化酶抑制劑、普萘洛爾(每天40mg以上)、阿司匹林合用D860等均可發生低血糖。

(7)嚴重營養不良性:

如小腸吸收不良綜合征,克羅恩病,慢性腸炎,饑餓性營養不良及禁食等均可引起低血糖。

(8)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性:

如產傷,發育障礙與遲緩,腦核性黃疸,交通性腦積水,下丘腦與腦幹病變,腦發育不全等均可致低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