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熱議

高血壓病人請記住140/90

“高血壓患者在接受降壓治療4周至6周後,如血壓仍不達標應考慮調整治療方案。”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霍勇教授在日前舉辦的“快行動早達標”——2014全民心血管健康行動·中國高血壓篩查公益專案和血壓達標工程北京站的活動上提醒患者。

霍勇教授說,降壓治療的最主要目的是減少患者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率。針對中國的實際情況,讓更多潛在的高血壓患者能及時得到篩查和診斷,讓患者儘早開始治療,讓接受治療的高血壓患者儘早血壓達標,才能確保患者儘早獲益,減少高血壓對重要器官的損害,降低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2014全民心血管健康行動·中國高血壓篩查公益專案和血壓達標工程由中國健康教育中心和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共同指導,將走進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城市。項目希望通過“雲”技術,幫助全國300家醫院的700名心內科門診醫生,實現15萬人次的患者篩查,建立血壓管理電子檔案,從而實現臨床醫生對每一名患者血壓變化的長期監測與記錄。

霍勇教授指出,在接受降壓治療的患者中,約75%的人血壓沒有達到控制目標。研究顯示,血壓未達標者的心血管患病風險增加2倍以上,提高血壓達成率是降壓治療的第一要務。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和我國的高血壓指南,高血壓患者記住140/90mmHg這個數字非常具有實際意義,它既是高血壓診斷的分界線,也是高血壓應該開始藥物治療的起始線,同時也是治療後的達標線。中國高血壓達成率低,醫生和患者兩方面的因素都有。一方面是醫生對降壓達標的重視程度不夠,行動不夠積極;另一方面患者對降壓不達標的危害認識不足,在治療方面存在僥倖心理,依從性差。“快行動早達標”的實施,讓醫生跳出個人經驗的小圈子,通過即時讀取全國達標情況的大資料,瞭解中國血壓管理的現狀,產生把血壓“管”起來的緊迫感,從而更積極主動地幫助患者實現早達標、早獲益。對於病人而言,每次複診時,自己既往的血壓記錄都能一目了然,對自己的血壓達標情況做到心中有數。

衛生部北京醫院心內科副主任汪芳教授介紹,高血壓患者在接受降壓治療4周後如血壓仍不達標,應考慮採用其他治療策略,三分之二以上高血壓患者需要聯合治療才能實現血壓達標。單片複方製劑可以提高聯合降壓的治療水準,是符合大多數中國高血壓患者的降壓策略,也是中國高血壓治療的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