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現代人不會吃火鍋!

文章導讀

涮火鍋現在已經成為了下館子的主要去處,然而火鍋裡面,如果不採用健康的吃法的話會給身體帶來很大的危害。一些我們常見的涮火鍋吃法其實是錯誤的,下面是專家提醒的健康吃火鍋的要點:

蔬鮮肉熟 控制火候

許多食客在吃火鍋時,往往追求鮮美嫩滑而將食材稍稍一涮就吃,這種飲食習慣很不衛生。較好的方式是,先將肉類、魚類、海鮮下鍋,煮到五、六分熟時再放蔬菜,鍋開後再煮半分鐘左右,才開始享受美味。

目前國內的畜禽、蔬菜等在生產和運輸環節存在諸多不安全因素,擺上餐桌的生鮮食品往往含有病原微生物、寄生蟲卵或農藥殘留,如果一涮即吃,有害微生物侵入人體、導致嘔吐、腹瀉、頭痛、高燒等疾病的風險很大。為了健康,還是犧牲口感,把食物涮熟透再吃吧。

還要注意的是,蔬菜如果長時間在火鍋裡煮,其營養成分維生素和氨基酸等容易遭到破壞,還會失去應有的鮮味。因此,如何使火鍋菜肴既保持原有風味、又不失營養,還達到衛生要求,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掌握火鍋“火候”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葷素搭配 警惕嘌呤類物質

火鍋桌上,畜禽內臟類食品比較常見,這種飲食習慣也不利於健康。伴隨著農藥、化肥、添加劑等化學物質在食品生產、加工中的應用,動物內臟作為代謝器官所含的病原微生物和藥物殘留量最高,往往成為這類有害物質的“篩檢程式”和“貯存器”,尤其是肝肺。此外,畜禽內臟、海鮮、牛羊肉、蘑菇等食材由於含有大量嘌呤類物質,容易造成尿酸在血液中沉積,引起冬季“痛風”。

最好的辦法是,吃火鍋時,注意葷素搭配,多吃些蔬菜、豆腐、白蓮等維生素含量高的食物,不僅能夠消油化膩,還能清涼、去火、解毒,是人體調補的“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