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節氣之立秋養生篇

文章導讀

今天是陽曆八號,農曆八月初九,正值立秋時節,立秋過後,天氣開始逐漸轉涼了,那麼立秋後的養生有什麼什麼特點呢?

盲目進補不可取

許多老年人喜歡在立秋後給身體增加營養,俗稱“貼秋膘”。一來為了增強體質,緩解由於夏季天氣炎熱造成的身體消瘦;二來增加營養,為寒冬作好準備。但要根據個人的體質合理調節飲食、適量進補。老年人過度進補,極易誘發高血脂、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千萬不可盲目,以免出現大補過剩招致疾病的現象。

“少辛多酸”過初秋

立秋時節進補的原則是“少辛多酸”。秋天宜收不宜散,而酸味收斂肺氣,辛味則發散瀉肺。所以要儘量少吃蔥、蒜、韭菜、辣椒等發散之品和油炸食物。秋季吃酸味水果最合適。如檸檬、草莓、烏梅、葡萄、山楂、鳳梨、芒果、獼猴桃等水果,既能止瀉祛濕,又可生津解渴、健胃消食、增進食欲。

秋天易燥,還可多食用一些蜂蜜、百合、銀耳、乳品之類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的食物;患有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的人,可服用具有健脾補胃功效的蓮子、山藥、扁豆等食物

適度運動保活力

天高雲淡的初秋時節,進行適量活動,活動筋骨、調節氣息、暢達經絡、疏通氣血、調和臟腑、增強體質,使人更加健康。

聊天,是一種最經濟實惠而又非常有益身心的活動,茶餘飯後與家人或朋友聚在一起,談古論今,不但能調節情緒,促進大腦思維運轉,還能起到防治抑鬱症和老年癡呆的作用。

出遊, 老年人,特別是空巢老人一定要走出家門,多多參加社會活動和集體生活,到大自然中去尋找樂趣。“走出小天地,融入大自然”。唱唱歌、散散步、旅旅遊,都是解放自己、放鬆心情的好方法,秋天的心態應該豁達淡定。

慎食秋瓜防壞肚

民諺“秋瓜壞肚”是指立秋以後生食不潔瓜類水果易引發胃腸道疾患。夏食瓜果雖不至於造成脾胃疾患,卻已使腸胃抗病力有所下降,立秋後若再大量生食瓜果,勢必更助濕邪,損傷脾陽,而脾陽不振不能運化水濕,腹瀉、下痢、溏便等急慢性胃腸道疾病就會隨之發生。因此,立秋之後應慎食瓜類水果,脾胃虛寒者尤應禁忌。

吐納健身好方法

秋季,正是開展運動鍛煉的大好時機,給大家介紹一種秋季養生法:清晨洗漱後,於室內閉目靜坐,先叩齒36次,再用舌在口中攪動,待口裡液滿,漱練幾遍,分三次咽下,並意送至丹田,捎停片刻,緩緩做腹式深呼吸。吸氣時,舌舔上齶,用鼻吸氣,用意送至丹田。再將氣慢慢從口中呼出,呼氣時要默念哂(shěn)字,但不要出聲。

飲食衛生別放鬆

老年人在立秋後仍需注意飲食衛生。因為“秋老虎”的氣溫仍然很高。此時若不注意飲食衛生很容易造成老年人腹痛、腹瀉。建議老年人在立秋後仍要少吃生冷食物、餐具認真清洗消毒、不吃蚊蟲叮咬過的食物、不吃剩菜隔夜飯,養成良好的生活規律,平安度過秋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