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冬季提高抵抗力的8個小竅門

文章導讀


身體抵抗力強,我們就能更好的抵禦各種病菌,讓自己少受疾病侵害,更好的保持身體健康,但是現在很多人的身段抵抗力卻相對比較弱,讓疾病有了可乘之機,在冬季尤其如此,下面,我們就分享給大家冬季可以幫助提高身體抵抗力的8個小竅門。


1.多“點”水

原因:在冬季想要提高身體抵抗力,需要給自己多加點水,冬天氣候乾燥,人體極易缺水,常喝白開水,不但能保證機體的需要,還可起到利尿排毒、消除廢物之功效。

方法:專家建議大家在冬天補水量應該每天大於2000-3000毫升。


2.出“點”汗

原因:冬天天氣寒冷,很多人都放棄了鍛煉和運動,其實,適當的做戶外活動可促進熱量產生,調節新陳代謝機能,增強大腦皮層興奮和體溫調節功能。冬季養生要適當動筋骨,出點汗,這樣才能強壯身體。

方法:鍛煉也要根據個人體質和年齡的不同而有所區別。老年人更應注意保暖,要避免過早起床鍛煉,以防腦供血不足誘發中風。


3.冬季氣候寒冷,容易誘使慢性病復發或加重,應留意防寒保暖。室內、室外溫差大,人體需要更多能量來適應溫差的變化。

方法:預防大風降溫天氣對機體的不良刺激,備好急救藥品。同時還應重視耐寒鍛煉,提高禦寒及抗病能力,預防呼吸道疾病發生。


4.調“點”神

原因:進入冬天後常常覺得沒精神、煩躁不安,還會感到壓力大。這是冬季抑鬱的症狀,俗稱“冬季心理流感”,每個人都可能在生活中某一時期處於這種心理狀態,冬天更易出現。

方法:根據自身健康狀況選擇一些諸如慢跑、滑冰、跳舞和打球等強度不等的體育活動,這些都是消除煩悶、調養精神的良藥。


5.早“點”睡

原因:早睡以養陽氣,遲起以固陰精。有句俗語:春困秋乏夏打盹兒,睡不醒的冬仨月。中醫講究春發夏長秋收冬藏,冬天應該是一個養精蓄銳的季節。

方法:冬季養生要保證充足的睡眠,這樣有益於陽氣潛藏,陰津蓄積;立冬後的起居調養切記“養藏”。


6.進“點”補

原因:冬天屬於“閉藏”的季節,在中醫來說腎主封藏,也就是說冬天是養腎的時節。冬天通過進補,養腎,可以使明年身體更好,更少得病。

方法:陽氣偏虛的人,選羊肉、狗肉、雞肉等。氣血雙虧的人,可用鵝肉、鴨肉、烏雞等。不宜食生冷燥熱的人,選用枸杞子、紅棗、木耳、黑芝麻、核桃肉等。藥補則一定要遵醫囑,一人一法。


7.護“點”腳

原因:足為人體最遠端,脂肪薄,保暖能力差,而中醫認為足底穴位與內臟關係密切,如果足部受涼可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痛經等疾患,所以要注意足部保暖防寒。

方法:天天堅持用溫熱水洗腳,最好同時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天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活動雙腳。早晚堅持搓揉腳心,以增進血液迴圈。


8.飲“點”茶

原因:冬天喝茶的好處是可以提神醒腦,使人精神振奮,增強記憶力。興奮中樞神經,增加運動能力。刺激胃液分泌,幫助消化,增進食欲,消除口臭。消除疲勞,促進新陳代謝。

方法:冬天喝茶以紅茶為上品。紅茶甘溫,可養人體陽氣;紅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糖,生熱暖腹,增強人體的抗寒能力,還可助消化,去油膩。


以上專家為我們介紹了冬季如何提高身體抵抗力的8個小竅門,掌握了這些,你就能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壯,從而更好的避免受到疾病的傷害,讓自己可以有一個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