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提防:細菌的集中營


在我的心目中,馬桶和剃鬚刀不可同日而語:馬桶是要多髒有多髒,我連一分鐘都不在廁所多呆,往往是提著褲子先關上廁所的拉門。

而我的電動剃鬚刀不僅快捷順手,還不用老換刀片,我對它是鍾愛有加。看到12月9日第274期《生命時報》頭版刊登的文章《九種用品比馬桶還髒》、並且刮胡刀“榮登榜首”時,我手一哆嗦,太可怕了!

報紙講得非常清楚,“男人刮胡刀的含菌數是馬桶蓋的12.5倍,細菌數高達120多萬/平方釐米,牙刷為25萬/平方釐米,而‘最髒最臭’的馬桶蓋,含菌量僅為‘區區’的10萬個。”一向以來,我自以為自己個人衛生方面是非常講究的了,不僅每天刮鬍子,每天還刷3次牙,用4支牙刷輪番“上陣”。可看完報紙後,我才發現自己是“假衛生,真邋遢”。首先,看看那牙刷吧,有2支早該“退休”了,可以前就是覺得,牙刷嘛,多用天少用天沒啥問題,這不,現在牙病經常找上門了。然後,剃鬚刀我用完以後抖一抖就放一邊,只有等裡面鬍子渣蓄滿了,才用小專用刷清掃一次剃鬚刀片,想起來真是不折不扣的一個“細菌集中營”。還好現在有了《生命時報》的指導,我“懸崖勒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