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養生粥治療慢性腸炎沒煩惱

慢性結腸炎是指由己知原因或未知原因,造成的以炎性改變及功能紊亂為主的結腸疾病。臨床表現以腹痛、腹瀉、腸鳴、下墜、大便帶粘液或膿血,也有便秘或幹稀交替出現,病程纏綿、反復發作為特點。由於消化功能紊亂、營養來源不足,患者可出現消瘦、貧血、乏力甚至衰弱。嚴重者常併發腸道大出血、腸穿孔、甚至癌變。

得了慢性結腸炎,除了到醫院治療外,飲食調理也很重要。日常飲食宜採用軟而容易消化,富於營養的食物。忌食有刺激性的食物。還可選食一些有抗茵、消炎、清熱解毒功效的食物或藥物,如馬蘭頭、馬齒莧、菊花腦等。在病症間歇期可選食有收斂、固澀作用的食物,如蓮子、薏米、芡實、陳倉米等。此外,還可選用以下食療方。

1、銀花紅暮粥:紅薯300g,大米200g,金銀花15^30g,生薑2片。紅薯切成小塊或研成細粉,加入金銀花(視臨床症狀輕重酌量)、生薑,按常法煮飯、煮粥均可。每日3餐均吃,要堅持吃,不少於3^4個月,方可逐步收效。

紅薯含大量食物纖維,可加強腸蠕動,其所含的多量維生素E參與膠原蛋白的合成,能促進潰瘍面的癒合,而含有的大量胡蘿蔔素對上皮組織有良好的保護作用。在紅薯飯內加入金銀花無疑會增強抗菌、抗炎功能,與生薑調胃和中的作用相結合。腹脹、腹痛症狀均可減輕。

2、馬齒莧飯:馬齒莧100g,大米250g。馬齒莧洗淨切細,和大米調和。加水常法煮飯。可早晚服食。連服15日以上。

馬齒莧是常用的清熱解毒、痢止瀉的中草藥,也可作食物用。鄉間以馬齒莧加肉作餡,包餃子、做包子等均可,有防治胃腸炎、細菌性疾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