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乘電梯突遇危機該如何自救?

扶梯發生故障後:護住腦頸和胸腔腹腔

1、每台扶梯的上部、下部和中部都各有一個緊停按鈕,一旦發生扶梯意外,靠近按鈕的乘客應第一時間按下按鈕,扶梯就會自動停下,這能有效避免事態的進一步惡化。

2、兩手十指交叉相扣、護住後腦和頸部,兩肘向前,護住雙側太陽穴。因為滑倒或從高處跌落時,如果頸部受到強烈的撞擊,是很危險的。因為頸椎中有脊髓通過,如果頸部神經受損,輕者造成癱瘓,重者危及生命。

3、不慎倒地時,雙膝儘量前屈,護住胸腔和腹腔的重要臟器,側躺在地。

4、當發現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馬上要停下腳步,同時大聲呼救,告知後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5、儘量保護好老人、兒童。

6、儘量保持情緒穩定,因為人再意識到危險時,奔跑、逃生,是人類的本能。大多數都會因為恐懼而“慌不擇路”,這樣就可能引發擁擠甚至踩踏。

如何急救傷患:不要輕易移動傷患

1、為了安全起見,如無必要,不得移動傷病員。應使其處在最適合於其身體狀況或受傷情況的位置。不要讓他起身或走動。

2、要避免對傷病員進行不必要的外科處理及干擾。

3、設法用毛毯或被子蓋住傷病員,避免受凍。如果天氣寒冷或潮濕,要在傷病員身下墊些衣物或毛毯,並多蓋一些。

4、尋找病員的醫療卡片;要設法儘早通知傷病者的家屬。

乘扶梯時的注意事項:系緊鞋帶留心裙角

扶手電梯梯級踏板邊緣一般都設有黃色安全警示邊框。乘客踏入自動扶梯時,要注意雙腳離開梯級邊緣,站在梯級踏板黃色安全警示邊框內,勿踩在兩個梯級的交界處,並要扶住扶手,這是最基本的安全要求。同時,還要謹記“三要”“兩不要”。

“三要”:搭乘前,要系緊鞋帶,留心鬆散、拖曳的服飾,以防被梯級邊緣、梳齒板、圍裙板或內蓋板掛拽;若因故障扶手帶與梯級運行不同步時,要注意隨時調整手的位置;離開時,要順梯級運動之勢抬腳迅速邁出,跨過梳齒板落腳於前沿板上,以防被絆倒或鞋子被夾住。

“兩不要”:搭乘時,不要將鞋子或衣物觸及扶梯玻璃或縫隙處,避免梯級運動時因掛拽而造成不必要的傷害;離開時,不要在扶梯或人行道出口處逗留,以免影響其他乘客和避免造成擠推。

為何會發生意外

因為電梯是機電一體化的複雜產品,結構原理、控制運行技術含量都較高,尤其運行頻率高是發生故障的一大原因。北京很多人口密度高的社區,一部電梯一天的運行頻率往往達到了1000次以上,如果維修、保養跟不上,事故難以避免。

電梯潛藏的危機

何種電梯不能乘

電梯常發生這樣的問題:困人;轎廂與平臺錯位;沖頂;溜車;開門走梯。

使用人能感覺到的隱患有:電梯速度與平時顯然不一樣,要麼過快、要麼過慢;轎廂內有明顯的撞擊聲或者聲響異常;聞到焦糊味或轎廂內有明顯煙感;手摸廂壁,有麻電現象……遇到這類現象,應該迅速下梯並及時通知維修部門進行處理。

被困電梯如何自救

一旦電梯出現下墜,你可以:

第一、如果電梯裡有手把,一手緊握手把。

第二、整個背部跟頭部緊貼電梯內牆,呈一直線。

第三、膝蓋呈彎曲姿勢。

說明∶

因為電梯下墜時,你不會知道它會何時著地,且著地時很可能會全身骨折而死;

所以第一是為了要固定你人所在的位子,以致於你不會因為重心不穩而摔傷。

第二點是為了要運用電梯牆壁做為脊椎的防護。

而第三點是最重要的。因為韌帶是唯一人體富含彈性的一個組織,所以借用膝蓋彎曲來承受重擊壓力,比骨頭來承受壓力來的大。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的發展,高層,多層建築的普及,電梯逐漸成為一種普通的工具,同時,電梯事故也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