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專家支招:防治高血脂 七大飲食原則

核心提示:高血脂患者血液黏度增高、血流速度減慢,促使血小板在局部沉積,易形成血栓。多飲水有利於沖淡血液,緩解血液黏稠的程度,保持體內血液迴圈順暢。

高血脂患者血液黏度增高、血流速度減慢 易形成血栓

1.多飲水

高血脂患者血液黏度增高、血流速度減慢,促使血小板在局部沉積,易形成血栓。多飲水有利於沖淡血液,緩解血液黏稠的程度,保持體內血液迴圈順暢。

多飲水有利於沖淡血液,緩解血液黏稠的程度

2.注意烹調方式

在烹調動物性食品時,絕對避免油炸、油煎,較適宜的方法是蒸和烤(用烤箱,非明火烤),這樣才能使食物中的油脂滴出來。

注意烹調方式

日常烹調方式易選擇涼拌、清炒、煮、燉、蒸等少油的烹調方式,不用動物油,限用植物油,每天烹調用植物油不超過兩白瓷勺,即20毫升。

每天烹調用植物油不超過兩白瓷勺,即20毫升

3.多吃蔬菜、控制主食、水果適量

蔬菜以葉菜為主,吃菜要“好色”,綠葉的白菜、油菜、菠菜,深色的紫甘藍、茄子、胡蘿蔔等都是很好的選擇。少吃根莖類蔬菜,如土豆、山藥、芋頭、藕等。

多吃蔬菜、控制主食、水果適量

蔬菜與水果,除含有大量水分外,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及粗纖維,維生素C具有降血脂的作用,蔬菜中的粗纖維在腸道裡可以阻止膽固醇的吸收,有利於降低血液黏稠度。水果每天不超過200克,以低糖或中糖水果為宜。

山楂具有一定的降脂作用

山楂具有一定的降脂作用,木耳、蘑菇等菌類也具有一定的降脂作用。

4.

常食用奶類、豆類及其製品

豆類是我國的傳統食品,含豐富的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等。

豆類是我國的傳統食品,含豐富的蛋白質

5.少吃動物內臟、動物脂肪及甜食

少吃動物內臟、肥肉等,還應合理調劑飲食結構,如晚餐不宜多食油膩的食物;少吃甜食,以免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促使病變加快。

少吃動物內臟、動物脂肪及甜食

肉類選擇魚蝦、禽、瘦肉,多吃水產品,尤其是深海魚,爭取每週食用兩次或以上,不吃魚頭、蝦頭和蟹黃。

吃去皮的雞肉和鴨肉,則可以吃100克

高血脂患者吃魚蝦,每天可以吃150克左右;如吃去皮的雞肉和鴨肉,則可以吃100克;如果吃豬、牛、羊肉,每天只能吃到50克。

6.少吃食鹽,口味要淡

食用過多食鹽或高鹽食品,會為高血脂的發生埋下隱患。

少吃食鹽,口味要淡

7.少喝咖啡、茶

咖啡因會增加體內的膽固醇,因此,應注意儘量少喝咖啡、茶,並禁服含有咖啡因的藥物。

少喝咖啡、茶

另外需要強調,冠心病的易患人群和高血脂的易患人群基本一致,防治辦法也基本相同。

冠心病的易患人群和高血脂的易患人群基本一致

冠心病患者只需再特別注意兩點:一是要堅持每頓飯“七分飽”的原則,堅持少吃多餐;二是要保持每天大便通暢,控制粗糧等高纖維食物的食用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