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健康“棗”知道 身體保養多吃棗

“囫圇吞棗”是中國人耳熟能詳的典故:因為棗“傷牙”“健脾”,所以囫圇吞下。這個典故本來是嘲諷當事人自作聰明的。古人不知道食物的成分分析,也不懂得流行病學調查,更沒有對照實驗的概念,所以他們說棗能夠“傷牙”“健脾”,大概只是一些樸素的“經驗”。不過,如果現代人非要用一些現代食品科學的知識去“證實”老祖宗的先見之明,倒也能附會得上。

至於“健脾”,古人說的“脾”是不是我們今天說的脾都不清楚,自然也就無法判斷“健脾說”的真偽。不過,棗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對於胃腸健康倒是不無裨益。膳食纖維不能被人體吸收而產生“營養”(我們通常所說的營養,是指某種成分被人體吸收之後去滿足身體的某種需要,比如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等),但是具有重要的健康功能。比如說,它可以讓你感覺飽,但是又沒有熱量,所以有助減肥;它可以帶走一些膽汁,從而有助於降低膽固醇等等。按照不同的纖維特性,可能具有降低膽固醇、改善腸道菌群或者幫助通便等作用。

現代科學推薦成人每天吃二三十克的膳食纖維,據統計多數的都市人都達不到。而棗是膳食纖維的良好來源,某些品種的棗在成熟之後可達10%以上。

棗中也含有比較多的礦物質和維生素,不過跟具體的品種有關。比如說,有的品種含鐵豐富,100克幹的果肉中含鐵超過10毫克,而有的則不到1毫克。不過,總的來說,除了含糖量太高以外,棗還是一種很不錯的食品。

不管“傷牙”“健脾”的說法是否有理,囫圇吞棗都的確是很書呆子氣的行為。消化食物的前提是胃腸中的消化酶能與食物成分充分混合接觸,而囫圇吞棗之後,消化液只能到達棗的表面,而棗表面的果膠和單寧,會很盡責地保護內部的果肉不受腐蝕,從而導致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