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自己泡藥酒選藥的誤區有哪些

文章導讀

在生活中,有不少朋友喜歡喝藥酒。因為藥酒具有多種功效,譬如說防治各種疾病、美容養顏、保健養生等。因此,很多朋友喜歡到超市或藥店裡選購藥酒。當然,也有不少朋友喜歡在家自己製作藥酒,他們覺得這樣比較經濟實惠。

其實,泡制藥酒的過程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人們應該要慎重對待,否則,如果人們錯誤地泡藥酒是會影響人們的健康。那麼,自己泡藥酒選藥的誤區有哪些?

第一,藥材不分生熟。某些藥材的鮮藥和生藥在服用前,往往需要先行加工炮製。比如川烏、草烏都是祛風濕、散寒止痛的良藥,但生品含有烏頭堿,0.2毫克就能中毒,3—5毫克即會達致死量。而且,因為藥物在酒中的溶出率會增加,所以在藥酒中其毒性會愈加明顯,我們就曾遇到過因服用自己配製的生川烏、生草烏藥酒而致命的悲劇。

第二,望詞生義,用錯藥材。例如,有人不懂藥理藥性,誤認為止咳平喘的華山參也是人參類的補益藥,泡酒服用出現了面部潮熱、手舞足蹈的阿托品中毒症狀。

第三,同物異名,忽視藥材的正規名稱。例如,有人因為不會鑒別中藥材,把有“野天麻”之稱的曼陀羅當成天麻,大劑量使用製成藥酒而致中毒。曼陀羅含有東莨菪堿,過量服用會引起神經系統損害,甚至死亡。

我國現存最早的本草專著——《神農本草經》指出:“藥性有宜酒漬者,亦有不可入湯酒者,不得違越”。說明有些藥物是不宜入酒的,大家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配製藥酒,以免懵懂中飲下自釀的“苦酒”。

溫馨提示:自己泡藥酒選藥的誤區有藥材不分生熟、望詞生義,用錯藥材、同物異名,忽視藥材的正規名稱等。其實,藥酒的泡制過程是需要耐心和仔細的,人們一定要花多點心思在泡制藥酒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