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疙瘩湯的做法

文章導讀

疙瘩湯幾乎是我們每個人小時候都吃過的食物,不但容易消化,適合孩子吃,而且也適合老人、病人等,其營養價值很高,是人體十分需要的食品。但是,不同的地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疙瘩湯的做法。那麼,疙瘩湯的做法到底是怎樣的呢?我們以一種做法為例,具體介紹疙瘩湯的原材料和製作方法,但實際生活中還是可以靈活一點的。

疙瘩湯的做法

疙瘩湯如果做得不好,也會不好吃的,而且有的人做出來的疙瘩湯顏色不好看,影響食欲,那麼,疙瘩湯的做法究竟應該是怎樣的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但是也要瞭解食物的一些性質和營養價值。

食物原料:麵粉200g,蔥1/2根(約200g),雞蛋50g,青菜少許,鹽1茶匙(5g),雞精1茶匙(5g),白胡椒粉1/2茶匙(3g)

製作方法:

1、將白蘿蔔洗淨切成細絲,在鍋內先用油炒一下,加水、加鹽。

2、在等待水開過程中,準備面疙瘩。將麵粉放入碗中,加少許涼水,用筷子攪拌,讓麵粉結成小面疙瘩,這很重要,疙瘩要小,比較好入味,可以將比較大的面疙瘩撕成小塊

3、水開了,將面疙瘩加入鍋內,用勺子攪拌疙瘩湯,防止糊底

4、加入紫菜和青菜。快起鍋時,加入鹽、雞精和一些白胡椒粉提提味。

提示:一定不要將粉狀麵粉加入鍋內,那就成了熬糨糊了。番茄雞蛋疙瘩湯也很好吃,這類食品比較適合早晚吃。吃疙瘩湯的時候,如果用茄汁沙丁魚做小菜,會很適合胃。

疙瘩湯的營養價值

其實疙瘩湯的營養價值就在於,麵粉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B族,在酸性環境中,維生素B族是比較穩定的,但加堿做麵食時,這種穩定性會受到破壞。煮麵條時,大量的營養素會流失到麵湯中,煮餃子時,也會使部分營養素流失。而疙瘩湯可以使麵粉中的多種營養素保存在湯中,可以很好地避免麵食中營養的損失。所謂“原湯化原食”,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通過以上的介紹,相信大家已經對疙瘩湯的做法有所瞭解,雖然疙瘩湯還有很多種不同的做法,但是原材料都基本沒有太大的變化,只是根據各自的口味愛好更換調料,而且各地的麵粉屬性不一樣,所以做出來的疙瘩湯味道也不一樣,大家一定要學會變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