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脾虛應如何調理 中醫調理脾虛驗方

脾氣虛損引起的一系列脾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現象及病證。包括脾氣虛、脾陽虛、中氣下陷、脾不統血等證型。

脾有運化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和輸布水液以及統攝血液等作用。脾虛則運化失常,並可出現營養障礙,水液失於布散而生濕釀痰,或發生失血等症。

不同的症型常有不同的臨床表現:

1、脾氣虛:

腹脹納少,食後脹甚,肢體倦怠,神疲乏力,少言懶語,形體消瘦,或肥胖浮腫,舌苔淡白。

2、脾陽虛:

大便溏稀,納少腹脹,腹痛綿綿,喜溫喜暗,行寒氣怯,四肢不溫,面目無華或浮腫,小便短少或白帶多而清晰色白,舌苔白滑。

3、中氣下陷:

如久瀉、脫肛、子宮脫垂等。

4、脾不統血:

多見於慢性出血的病證,如月經過多、崩漏、便血、衄血、皮下出血等。除出血外,必兼見脾氣虛弱的一些症狀。

中醫治療脾虛驗方:

1、脾胃氣虛,不思飲食。

用人參一錢、白術二錢、茯苓一錢、灸甘草五分、薑三片、棗一枚,加水二杯,煎至一杯,飯前溫服。此方名“四君子湯”(按:各藥分量在此方中不再折扣)。

2、小兒蒸熱(脾虛人瘦,不思飲食)。

用白術、白茯苓、白芍藥各一兩,甘草半兩,加薑棗煎服。此方名“吃力伽散”。

3、脾虛脹滿(脾氣不和,冷氣客於中,雍塞不通)。

用白術二兩、桔皮四兩,共研為末,加酒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飯前服,木香湯送下。此方名“寬中丸”。

4、脾虛泄瀉。

用白術五錢、芍藥一兩,共研為末,加米飯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湯送下。一天服兩次,冬月加肉豆蔻煨為末。又方:用青粱米半升、神曲一合,每日煮粥食。又方:用黃雌雞一保,炙過,以鹽、醋塗上,煮熟吃下。

5、脾虛寒瘧(寒多熱少,不思飲食)。

用高良薑(麻油炒)、乾薑(炮)各一兩,共研為末。每服五錢,以豬膽汁調成膏子,臨發病前,熱酒調服。又方:上方所制的藥末,加膽汁和丸,每服四十丸,酒送下。又方:高良薑、乾薑,半生半炮各半兩,穿山四三錢,共研為末。每服二錢,豬腎煮酒送下。

6、脾虛下白(脾胃虛冷,停水停氣,凝成白涕下出)。

用硫磺一兩、炒麵粉一分,共研為末,滴水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湯送下。

7、脾虛下痢,日夜不止。

用野雞一隻,治淨,加桔皮、蔥、椒等五味,作成餛飩,空心吃下。

8、脾虛滑泄。

用烏骨母雞事例,治淨,在雞腹內裝入豆蔻一兩、蘋果二枚(燒存性),紮定,煮熟,空心吃下。